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援疆专栏 >>援疆干部助41岁新疆贫困女教师重见光明
援疆干部助41岁新疆贫困女教师重见光明
作者:网络转载


新疆网讯(记者李卫疆  通讯员史雪红)9月8日上午11时40分,比沙拉·帕里扎依蒙在左眼上的纱布拆掉了,虽然目前眼前仍然只有一些光感,但她的内心充满喜悦:“我要感谢医院和苏州援疆工作组,没有他们,我的左眼没有重现光明的希望。”

41岁的新疆女教师比沙拉·帕里扎依没有想到,她做了十多年的梦,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直到去年的8月,她仍然以为,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攒够钱去作手术,这只左眼永远无法视物。“我害怕因为眼睛看不见,再也没办法站上我心爱的讲台。”比沙拉·帕里扎依说。

“不能让她就这样走下讲台”

比沙拉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乌赞乡吐鲁克买里村的一名柯尔克孜族小学教师。15年前,她的左眼就患上了角膜炎,但最初只是觉得视力有些模糊,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她也不以为意。她是学校的教学骨干,连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她也不愿意请假去住院治疗。2005年,她的孩子出生了,要上班,还要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她就把治眼疾的事搁在了一边。

这一年的冬天,比沙拉的家里传来一个惊天噩耗:2005年,他们的孩子出生没多久,她的丈夫阿肯木台因车祸受了重伤,卧病在床。她又要照顾孩子,还要为卧病在床的丈夫攒手术费,根本没有余力再去考虑给自己治疗眼病。就这样,她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2006年,丈夫要做第二次手术,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有工资,没办法凑够手术的钱。由于忧急过度,她的眼病加重了,左眼的视力急剧下降,所有的物体在她的左眼里只剩下一个大致的轮廓。她只能硬挺着。她想,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治疗这只眼睛了。

2007年,她成为尼勒克县的政协委员,不但要照顾只有两岁大的孩子和病情不见起色的丈夫,还要兼顾学校和政协两方面的工作,但要强的她从来不愿意向别人抱怨她窘迫的生活,任何时候,人们在她脸上看见的仍然只有笑容。

“她成为政协委员之后,非常尽职尽责,不断汇报来自于基层一线的情况,反映小学、村里和乡上遇到的问题,而且还是民族团结的基层宣讲员。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尼勒克县乌赞乡党委书记移三泰说,比沙拉从来没有主动向谁请求过帮助,自己默默地扛着所有的担子,乡里了解到她的情况之后,就给她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是,这些援助无法帮她恢复视力。

2009年之后,比沙拉的眼疾一点一点地加重,左眼只能有一点点光感,而且影响到右眼,如今右眼视力于下降得非常厉害。

“2012年之后,由于视力出现严重的问题,她已经没有办法再站上讲台,只能在学校里充当门卫,做一些勤杂工作,一名优秀的教师,一个优秀的政协委员,只能无奈地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移三泰说,他们都为比沙拉感到非常的惋惜。但每次劝说她去治疗,她总是说要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和幼小的孩子。我们知道,全家只有她一个人有收入,她也根本负担不起自己的治疗费用。乡里决定想办法帮她治疗。

“不能让她就这样走下讲台,让一个优秀的教师只能去当勤杂工。”移三泰说。

“两个证明和一个爱的火种”

2016年8月30日,江苏省苏州市援疆工作组接到了两个从伊犁日报社转来的证明,两份证明分别来自尼勒克县乌赞乡吐尔克买里村村委会和吐尔克买里小学,都是证明比沙拉目前所遇到的困难,需要向援疆工作组求助。

“我们已经想了很多办法去帮助比沙拉。乡里一直给她提供经济援助,而且帮她联系治疗,但是我们联系了新疆的多家医院,都说比沙拉只有做角膜移植手术才有恢复视力的希望,但全疆都找不到比沙拉适配的角膜,后来我们了解到,伊犁日报2012年报道过援疆工作组帮助两名伊犁的眼病患者免费治疗并恢复视力的新闻,就想试试看。”移三泰说,2015年,比沙拉的丈夫在与病魔斗争了8年,先后做了三次手术之后,仍然无法挽回生命,悄然离世。8年来,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已经算是徒空四壁,只有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伊犁日报社求助。

接到这两个证明之后,伊犁日报社很快就将它们转给了援疆工作组。

“援疆工作组确实在2012年帮助过两名伊犁的患者。当时,苏州昆山的一位绝症患者临终前留下一份遗嘱,要求把自己的角膜捐给新疆的眼病患者,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在接受了这对角膜的捐献之后,求助援疆工作组寻找受捐人,工作组就在伊犁地区寻找到了两名眼病患者,帮助那位去世的爱心人士完成了遗愿。”援疆工作组干部、现任伊犁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局长陈迪介绍说,8月30日当天,接到这两份证明后,他们立刻就联系了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请医院帮助寻找与比沙拉适配的角膜。

“我们真是没有想到,9月2日,我们就得到了消息,说适配的角膜找到了,比沙拉需要尽快去苏州接受角膜移植手术。”陈迪说,苏州援疆工作组组长韩江当下决定派陈迪跟随比沙拉一同前往苏州接洽手术的相关事宜。

“这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找了一年多的角膜,这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找到了。我们都非常高兴,当下就研究决定派一名乡司法所的干部陪同比沙拉前往苏州,照顾她的生活起居。”移三泰说,乡里为比沙拉筹集了近两万元,帮她订了前往苏州的机票,9月5日,乡里派人把比沙拉送上了前往苏州的飞机。

“回到讲台上,我要讲讲我的感恩”

9月7日下午14时,比沙拉在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手术。“只要没有特殊情况,8日就能拆纱布了!”主刀的眼科专家赵庆亮介绍,这次为比沙拉进行的是板层角膜移植,她将在1至3个月内慢慢恢复正常,视力预计会提升至0.3以上,生活和工作都不会再受到影响。

通过苏州援疆工作组组长韩江的牵线搭桥,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不仅免去了比沙拉的全部治疗费用,还提出为她购买回程的机票。了解到比沙拉的生活境况,医院为比沙拉.帕里扎依安排了特护 病房,还在比沙拉入住的病房内准备了食物和水果。 

“医院的医护人员对我太好了。从伊犁到苏州,有那么多人关心着我,帮助着我。是他们让我有机会重新走上讲台,我要给更多的人讲讲我心中的感恩!”比沙拉.帕里扎依高兴地说,她又可以回到讲台上了,她的心里已经飞出最美好的歌声和祝福。 

“比沙拉。帕里扎依手术后第二天视力就能得到有效改善。”为比沙拉主刀的赵庆亮说,医院将尽最大努力去恢复她的视力,让她的双眼不仅能清晰地看这个美丽的世界,还希望她的视力恢复后能更好地为教师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9月13日,比沙拉将踏上返乡的路途,她的左眼,也将为她开启一片美丽的“新视界”。


  • 上一篇:援疆助推新疆民生进步
  • 下一篇:边疆小村那涌动的温州情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