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援疆专栏 >>福建援疆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福建援疆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作者:网络转载


      新疆日报讯 面前是一辆需要补漆的轿车,24岁的买买提艾则孜·吐拉麦提拿着一块细砂纸,轻轻打磨着漆面,神情专注而又满足。
      “我在这里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也交到了很多民族朋友,这是我一辈子的财富。”来自叶城县在新疆汇京汽车城工作的买买提艾则孜已开始享受外出务工、融入当地的幸福生活。
      “新一轮援疆以来,我们一直围绕民族团结进步谋划、部署、推进援疆工作,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民族团结的特色工程。”7月8日,福建省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长、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副书记谢毅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正是如此,这几年来福建援疆工作也结下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累累硕果。
本报记者/盖有军通讯员/陈瑞珠
汽车城来了南疆“巴郎”
      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汽车城——新疆汇京汽车城。
      在乌鲁木齐市与昌吉市交界的乌昌路南,这座占地170余亩的汽车城分外引人注目,买买提艾则孜就在这里工作。他说,每次和朋友说起自己工作的企业,心里就很自豪。
       买买提艾则孜的家乡是叶城县恰尔巴格镇阿依买里村,家中6口人,有12亩核桃园,人多地少,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去年4月,他离开家乡,来到了汇京汽车城。
      汇京汽车城是福建省泉州市援疆指挥部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一家大型汽车销售和汽车维修企业。从偏远的南疆乡村,进入“高大上”的汽车城,买买提艾则孜经历了忐忑不安、种种不适,到现在逐步自信起来。在这里,买买提艾则孜每天可以享用公司提供的免费清真午餐,每个月还有300元租房补贴。
      买买提艾则孜说,在这里他学会了汉语,学会了专业的汽车喷漆技术,也交到了好多朋友,每个月还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一年多来,他给家里寄回了3万多元工资,这相当于他们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他有一个计划:今年在叶城县城买一套房子,等到学会全套汽车维修技术,两年后他准备回到家乡,办一家汽车修理部。
      “目前汇京汽车城有600多位员工,其中近30%的员工是少数民族。”北京汇京控股集团执行董事、新疆汇京汽车城负责人黄章平介绍说,今年8月,还将有100名来自喀什乡村的少数民族青年,按照汇京汽车城的订单,进入兵团职业技术学院学习,2年之后,他们将进入汽车城工作。
      福建泉州市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林世川告诉记者,这几年,泉州市援疆指挥部坚持把产业援疆项目建设作为凝聚民心的抓手,以此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凝聚起在疆泉州企业的整体力量,鼓励他们吸纳带动昌吉乃至南疆少数民族群众转移就业,改善生活。
给孩子一个有梦想的明天
      吉木萨尔县一中有个“厦门班”,是由厦门援疆的6名老师组团包班的特色班级,在当地已成为了一个品牌。
      厦门援疆指挥部教师组组长陈跃聪说,厦门是全国优势教育资源富集区,教育师资力量雄厚。但是,前几年厦门援疆老师是分散到吉木萨尔县各个学校任教,“撒了胡椒面”,发挥作用不显著。
      去年9月,厦门援疆指挥部创立了“厦门班”模式,把厦门援疆6名老师组团在一个高三班级,包班任教。吉木萨尔县一中校长闫红梅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立足于一个班级,示范一个学科,带动一所学校,辐射一个地区。今年高考,吉木萨尔县一中超过500分的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多人,是去年的5倍。
      “在这里,我们开启了一片梦想新天空。”今年6月24日,在玛纳斯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教室里,来自南疆拜城县赛里木镇的玛依拉·阿布拉这样说。
玛纳斯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楼工程,是“十二五”期间福建三明市投入1800万元援助建设的重点项目,教学楼于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当年,该校开办的“南疆班”,共招收了113名来自喀什、和田等地的少数民族学生。但是,一个学期后,仅剩下13名学生,家庭负担沉重是孩子辍学的最根本原因。这些情况深深震动了三明市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刘润宇的心。2014年5月,指挥部邀请部分南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家长来到玛纳斯县,举行了一场“福建援疆干部资助南疆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刘润宇代表指挥部郑重承诺:每年将自筹资金3万元,资助南疆班学生完成学业;指挥部13名援疆干部与南疆班学生“结对子”进行“一对N”帮扶。
      两年多来,三明援疆指挥部还从工作经费中挤出了20多万元,补贴这些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所需。目前,该校1560名学生中,来自于南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占近三分之一。
       2014年入校的玛依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管将来我走到了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是福建援疆干部支撑起了我们这些孩子梦想的天空。”
“援疆干部在,困难不在”
      “亲哥哥一样的人!”7月10日,吉木萨尔县老台乡阿克托别村村民吾鲁呼凡·毛里达汗,在提起厦门对口支援吉木萨尔县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吴克芬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厦门援疆干部来自东海之滨,而吾鲁呼凡一家世居天山北麓,缘何如此情深意厚?在吾鲁呼凡的讲述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吾鲁呼凡一家过去是吉木萨尔县山区的牧民,2006年住进了牧民定居点,过上了定居生活。吾鲁呼凡有3个孩子,他左手有伤残,干不了精细的活计,家里的10亩耕地只能种植小麦,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14年,厦门对口支援吉木萨尔县前方指挥部开展结对帮扶当地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的工作,每人联系帮扶2到3户,共结对帮扶了51户少数民族困难家庭。指挥长吴克芬与吾鲁呼凡一家结成了帮扶对子。
       刚开始是给钱给物,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钱花完了,东西用光了,困难状况依旧没有改变,指挥部决定转变帮扶方式,变“输血”为“造血”。
      去年6月的一天,吴克芬走访来到吾鲁呼凡的家里,与他商讨帮扶措施。
      “兄弟,你想做点什么?”吴克芬问。
       “养牛我是行家,可是手上没有钱,干不成。”吾鲁呼凡答。
      没过多久,一头健硕的黑白花奶牛送到了吾鲁呼凡的家里。为买这头奶牛,吴克芬自费花了2万元。这头奶牛每天大概能产奶13公斤。有了这头奶牛,吾鲁呼凡一家人的生活大变样。今年牛奶行情走低,吴克芬又启发吾鲁呼凡制作酸奶疙瘩和酥油,拿到附近集市和旅游景区销售,依然有较高的收入。
      从上初二开始,吾鲁呼凡的大女儿加美哈·吾鲁呼凡就受到了吴克芬的悉心帮助。去年,加美哈高分考取昌吉州二中,目前,在全班56名学生中,她的学业一直名列前茅。
      “有吴叔叔他们的关怀,我学习起来有信心!”加美哈说。
      “这是我住过的最好的房子!”6月26日,奇台县古城乡果园村维吾尔族村民喀迪尔·艾木杜勒指着他的新居说道。
      喀迪尔是低保贫困户,一家6口人住着30多年前修建的土坯房。今年,福州市对口支援奇台县前方指挥部将他家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为喀迪尔修建这套60多平方米的新房,政府补助了4.8万元,其中援疆资金3万元,喀迪尔自己只花了6100元。
      福州市对口支援奇台县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杨立宏说,从2014年起,指挥部按照县上的整体部署,按照“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需求最急需”的原则,对全县农村低保贫困家庭危房进行改造,确保解决最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2年多来,整合国家、自治区和援疆资金,共投入2933万元,其中福州市投入援疆资金近370万元,为全县611户低保贫困家庭盖好了抗震安居房。
      “援疆干部在,困难不在!”吾鲁呼凡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 上一篇:北京医生在南疆 心田里有一个“和田”
  • 下一篇:边疆小村那涌动的温州情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