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啥时候来我家看我?”
“等姐姐出差回来一定去看你。”
3月28日 ,来自北京的援疆干部李钰与远在乌苏的“弟弟”阿里甫通完电话,赶紧翻看工作行程表,她想尽快去乌苏。
一个是从首都来自治区教育矫治(戒毒)管理局挂职的援疆干部,一个是家住乌苏的维吾尔族小男孩,相隔千里的两人是怎么成为姐弟的?3月28日,记者聆听了他们的故事。
出差认了“弟弟”
2014年9月,李钰作为第八批援疆干部在自治区教育矫治(戒毒)管理局挂职副局长。去年1月20日,李钰前往乌苏市对戒毒康复人员融入社会情况进行调研。当日,调研组到戒毒康复人员克里木的家中走访,在门外,李钰听到一个小男孩的哭闹声,翻译告诉她,小男孩说的是:“我不出去,不想见到任何人!”这个孩子便是克里木的儿子阿里甫。
7年前,克里木染上毒品,让原本幸福的一家陷入困境。李钰走到阿里甫面前,想拉他的小手,可阿里甫立刻把手藏到身后。就在一瞬间,李钰发现孩子的手有残疾。克里木懊悔地说:“因为我吸毒,导致他妈妈感染病毒,孩子一出生就这样了。”
看着阿里甫单薄的身体、戒备的眼神,李钰下定决心:“我得帮帮这个孩子。”于是,从这天起,阿里甫有了个“北京来的姐姐”。
得知克里木就业连连碰壁,李钰给他送去学费,鼓励他学习电焊技术。两个月后,克里木取得了电焊工资格证书,找到了工作。
如今,阿里甫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点开平板电脑,看学习视频。平板电脑是李钰送给“弟弟”的礼物,她想为这个性格内向的孩子“打开看世界的另一扇窗”,两人每周都进行视频通话。今年过年,阿里甫通过视频用汉语对李钰说:“你是我最爱的古丽姐姐。”李钰的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
正如一句维吾尔族谚语所说:“聚沙成山,聚心成园。”李钰和阿里甫成了亲密无间的“姐弟”,她还打算带阿里甫到医院检查,看他的手能否接受整形手术。
“妹妹们”长大了
“李钰姐姐,今年我一定会考上的,你放心吧!”听到“妹妹”阿孜古丽要再次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李钰高兴极了。2014年,李钰在喀什进行国家司法考试巡考工作时,认识了一对姐妹花——努尔古再丽和阿孜古丽。
当年7月,这对姐妹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国家司法考试,姐姐努尔古再丽想从事律师职业,妹妹阿孜古丽想当一名检察官。李钰给她们留下了电话,“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姐姐,有事打电话。”
考试成绩公布那天,努尔古再丽打来电话:“姐姐,我考上了,可是妹妹还差几分。”李钰安慰阿孜古丽:“加油,姐姐会支持你的。”
随后,李钰帮姐妹俩联系乌鲁木齐的律师事务所实习,想让她们在实践中成长。
一天,李钰接到律师事务所主任的报喜电话,称有人给姐妹俩送了一面锦旗。原来,该所接到一起法律援助案件,四川籍务工人员张某夫妇不幸遭遇车祸,肇事车主是一名维吾尔族司机,大量的翻译及调解工作都由姐妹俩来承担。经过1个多月的查证与努力,肇事司机接受了调解协议,张某夫妇拿到了赔偿款,并给姐妹俩送去了一面锦旗以示感谢。
实习结束后,努尔古再丽姐妹俩打算回喀什工作,她们对李钰说:“姐姐,我们真的舍不得离开你,可是喀什的少数民族律师很少,当地的群众需要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李钰很欣慰,“妹妹们”长大了。
如今,姐妹俩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法律服务工作者。
通讯录和“朋友圈”
李钰有一个随身携带的通讯录,上面记着30多个电话号码,这些号码的主人都是她的维吾尔族兄弟姐妹。
“这个叫阿兰古丽的,去年我在乌鲁木齐人民公园碰到她父亲送她上大学,我们当时互留了电话号码,一直保持联系;这是我在喀什救助的一个患者,现在他已经好多了,我们常发微信……” 李钰说,来新疆3年,她最大的收获就是认了这些兄弟姐妹。
记者在李钰的微信“朋友圈”中,发现了更多故事。
“翻越一座山帮助他们,也帮助自己。”2014年9月28日,李钰通过朋友了解到,喀什有几名脊柱变形患者急需治疗,她利用出差时间为3名贫困患者送上千元慰问金。
2015年4月5日,李钰在微信中记录: “走进和田,你不来,不能体味她的艰苦,没有尘土的空气在这里非常稀有,但或早或晚她总会吐绿、总会开花……”李钰告诉记者,那是她第二次去自治区教育矫治(戒毒)管理局住和田县罕艾日克镇托万罕艾日克村“访惠聚”工作组,看到村里的孩子们缺少衣物和玩具,她组织身边的爱心人士进行捐助。当问到她来疆后个人捐助的钱物数量时,她说:“我做的这些微不足道,在各民族兄弟姐妹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是我们援疆精神的体现。”
在新疆期间,李钰还参加了全国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作为第一棒火炬手传递了冬运圣火。今年1月1日,李钰参加了乌鲁木齐冰雪马拉松比赛,并获得半程马拉松第十名的好成绩。她说:“是新疆这片广阔的土地让我爱上了马拉松这项运动。只有你用脚步去丈量新疆,你才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地方。” (张蕾)
李钰在乌鲁木齐人民公园和阿兰古丽互留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