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援疆网讯 好不容易迎来了周末,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心内科主任医师吴连拼又踏上了飞往新疆阿克苏的班机,那是他援疆了1年半,又连续4年不远万里前来义诊的地方。在飞行7个多小时之后,吴连拼只草草休息了一下,就向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赶去。今天,有5台手术等着他。
化身“铅衣人”为患者“补心”
吴连拼一到医院就直奔手术室,一边换上三十多斤重的铅制电离辐射防护服,一边与其他两位医生分工合作,积极做着术前准备。
“今天的第一位患者是我援疆期间的病人,2011年我曾给她做过手术,缓解了病情。现在心脏又出现了堵塞,需要通过介入治疗(CPI),将细若发丝的导管和导丝穿入到血管中,把支架送到血管狭窄处建立‘人工通道’,打通闭塞病变部位,为患者解除病情。”吴连拼简单向记者讲解了手术原理。
在介入室里,紧贴手术台摆放着一台高辐射的大型X光造影机。在手术过程中,它延伸了人眼的功能,将患者的病变部位看得一清二楚。为了隔离电离辐射,医务人员不得不穿上厚厚的铅衣,一场手术下来,经常会累得手都抬不起来。
然而再厚的铅衣也阻挡不住辐射,吴连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边“吃着”射线,一边做着手术。据了解,普通的心脏介入手术需要近一个小时,复杂一点的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如果在X线照射下连续工作四五个小时,就相当于连续拍1000多张X光片。
援疆才一年半,义诊却要坚持一辈子
吴连拼在2011年1月到2012年7月期间,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参与援疆工作,并担任副院长一职。一年半时间里,吴连拼参加并指导手术千余台,在完成高难度工作的同时,也带去了新的技术,比如采用逆向导丝技术、球囊对吻技术等,为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填补了技术空白。心脏诊疗中心刘刚主任说:“吴院长一来,我们之前做不了的疑难手术都可以做了,一些从没运用过的新技术也能用了。”
一年半的援疆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吴连拼回到了浙江,但依旧心系阿克苏,他挂念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战友们,也放心不下阿克苏的病患们。“在新疆,心血管病人的发病率比较高,这可能和人群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等有关,这就要求医生要有过硬的本领,及时为患者解决病痛。”吴连拼说道。于是,他坚持每年都自费来阿克苏为百姓们义诊,免费给患者做手术。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
57岁的芦国庆是阿克苏的一名退休工人,几年前得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近来病情加重急需治疗。他在等候手术的间隙对记者说:“听说吴医生又来义诊了,我就对我的病情一点儿也不感到担忧了。在边疆能享受到内地先进的医疗技术,我感到十分高兴。我非常相信援疆医生的医术,也非常感谢浙江省援疆指挥部送来了这么优秀的人才。”
在免费送手术的同时,吴连拼依旧把浙江新的医疗技术源源不断地送过来,因为他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当地培养一支技术过硬、水平精湛的心血管医疗队伍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吴连拼表示,援疆是一辈子的事业,他会一直义诊下去,用行动传达浙江人民对新疆兄弟姐妹们的友爱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