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 村庄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美好家园,让广大群众富裕起来的同时,让村民居住环境干净起来、整齐起来,让老百姓讲究个人卫生,争做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的文明村民,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访惠聚”住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克力坪兰干村(3村)工作组入村后引导教育村民一心想做的一件民生工程。
长期以来,克力坪兰干村的村民不讲究个人卫生,男人们个个都是满脸胡茬,不按时洗澡,饭前便后不洗手,夏天天热经常被跳蚤咬伤,卫生安全隐患大。为改变这一现状,工作组从点滴做起,4月11日早晨,庄严的升旗仪式结束后,阿布都沙拉木·依马木组长带着工作组同志,在百姓广场专门为村里的男人们发放了剃须刀,并用幽默语言讲解了剃须刀的使用方法,要求大家及时清理个人卫生,保持干净整洁的面貌。村民们听了阿布都沙拉木·依马木组长的讲话,脸上露出了会意的微笑,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感觉到脏乱差是不文明的行为。
工作组住村1个多月来,先后为村民代表发放了垃圾桶、洗手液、指甲刀、衣物等改善农民生活卫生面貌的各类生活物品;积极参与了村里道路沿线风景树种植、环境治理、文化展板以及土地平整等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从转变该村妇女的思想观念入手,选取若干“靓丽工程”示范点组织妇女进行实践教育,力求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改善村容村貌。
如今,通过工作组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垃圾桶分布在全乡范围内主要街道、路口、门前,方便村民堆放垃圾,开展了人人讲卫生、家家树新风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每家每户的院子前都种植了各种果木花草,整洁的院落映入眼帘,农村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老百姓更加注重个人卫生,参加村委会活动不再乱扔果皮,革除生活陋习,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今后,工作组还将采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包括制定村民文明生活公约、开展创建文明健康新生活活动、组织建设一批爱护环境示范户、庭院整理整洁示范一条衔,建立环境卫生监督员制度,形成爱护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人人有责的氛围。
(供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克力坪兰干村工作组 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