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文化新闻 >>乌鲁木齐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 乌鲁木齐将打造50所京剧特色学校
乌鲁木齐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 乌鲁木齐将打造50所京剧特色学校
作者:

新疆网讯(记者陈彦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京剧将在今年进入乌鲁木齐中小学课堂,同时,乌鲁木齐还将打造50所京剧特色学校。

4月2日,市41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揭牌,水磨沟区中小学成为首府教育系统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首批学校,同时也标志着乌鲁木齐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丝竹悠扬,戏韵传神。在市41小的校园里,喜欢京剧的学生都能哼唱出几句《梨花颂》、《智斗》、《铡美案》等经典曲目。

传统京剧《铡美案》是市41小二年级(4)班牛思涵拿手曲目,她边说边比划上了:挺直腰板,字正腔圆、底气十足,这两下子一看就是练过的。

牛思涵说,从四岁开始,家里就让她听京剧的经典桥段,耳听目染之下慢慢喜欢上京剧了,父母也是京剧票友,只要乌鲁木齐有京剧演出都会带着她到现场去看。

作为乌鲁木齐市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的陈瑛,现在在给孩子们教授京剧,已经和孩子们接触一段时间的她感受到孩子们对京剧从一开始“听不懂”到慢慢变得喜欢。

陈瑛说,优秀传统文化浸入到孩子们的心中,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有很多帮助。

在乌鲁木齐市41小,学校从一年级起,隔周一节京剧专业课,将实现“人人会唱”。学校和陈瑛、国家一级美术师李强,剪纸大师、传承人林福贵,国家二级演员、侯氏相声第三代传人牛市斌等专家签约,由专家带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开设专项课程,培养孩子专业素养。

水磨沟区将依托城乡学校少年宫,将优秀传统文化向各学校铺开,请艺术家进校园,将中华传统文化引入学校,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让孩子们领略其魅力,感受、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水磨沟区教育党工委书记倪芳说,目前水区所有二十三所学校都纳入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名单,选择五到六所学校作为京剧传习基地学校,最终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形成水区人人参与、人人热爱、人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继续阅读:

从小学国粹

新疆网讯 (记者陈彦仿)在水磨沟区教育系统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上,市41小五年级(1)班的杨瑞和三年级(2)班的马佳怿表演了戏曲广播体操,这是学校为大课间编排的。

跟着戏曲的韵律,点着节拍,将单拉山膀、涮腰、腕花小云手等中国戏曲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与广播操相结合,立刻显示出独有的“ 中国味”。

杨瑞从小就喜欢京剧脸谱。“那时我还没上学,我喜欢,妈妈就培养,我从画脸谱开始了解京剧。”杨瑞说。

杨瑞妈妈说,“在如今快餐文化较多的环境中,能静下心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孩子和家庭来说都是好事,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其发扬光大。”

马佳怿除了唱京剧,还喜欢写毛笔字。她记得老师说过“见字如见人”,能写一笔好字,人也一定有气质。

从四岁开始练毛笔字,妈妈就告诉马佳怿,田字格里的字,要像人一样有气节。起笔、落笔都要有张有弛,要行得端、做得正。

每年春节,马佳怿都会写对联、写“福”字送给亲戚朋友、街坊邻居。

马佳怿说,“妈妈说,送出去的是福气、是礼节,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递。”

在马佳怿的妈妈马莉看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从小学开始渗入教学,让孩子深入了解,并能给他们带来自豪感,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引领作用。

传统文化在乌鲁木齐中小学百花齐放

新疆网讯 (记者陈彦仿)从本学期起,乌鲁木齐各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点课程,在各年级全面开展。

4月2日,水磨沟区教育党委书记倪芳说,水区教育系统依托城乡学校少年宫开发的741门校本课程当中,有近三分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优秀项目,今年会继续深入开展此类课程。

与此同时,乌鲁木齐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鼓励多种形式和特色,创新协调发展。

全市各学校将以戏曲、诗词、书法(篆刻)、国画、民乐、武术、剪纸、刺绣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为重点,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据了解,全市各学校将确定传承项目,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群体性、体验、互动性的项目实践活动,不断扩大传承项目的覆盖面和参与面。

全市各学校还将制定诵读计划,诵读国学经典、红色经典,采取“学”“读”“看”“写”“赛”的方式,营造“学经典、诵经典、爱经典”的良好氛围。

目前,在乌鲁木齐各区县,已经有部分学校利用少年宫开设了京剧、剪纸、武术、国画等课程。穿上戏服,孩子们都能唱几句。

在市79小京剧社团,生旦净丑,粉墨丹青,长袖舒展,花枪抖动。

3小,从去年9月开始,一年级新生根据特长和爱好被分入特色班,特色班中就设置了剪纸班和武术班。

全市各类学校还将开展“中国梦”主题创新歌曲学唱,中小学生传唱10首歌曲。要通过歌咏比赛、艺术节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全市各学校还将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展校园活动,让中小学生在文艺活动中充分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按照教育部“寻访红色足迹”活动要求,首府各学校还将组织开展征文、主题演讲、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参观博物馆、西路军纪念馆、毛泽民故居纪念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 上一篇:《厉害了,我的国》彰显文化自信
  • 下一篇:全国集邮文化活动走进温宿 干部群众热看红色邮票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