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杂谈 >>丹心谱写鱼水情 同心共响和谐曲
丹心谱写鱼水情 同心共响和谐曲
作者:

新疆民生网(李革祥)“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这际,独山子区西宁路街道第十三社区组织辖区各族居民与社区工作者在武警大队食堂欢聚一堂,张灯结彩, 共同举办“粽情端午 欢聚一堂”包粽子比赛。武警官兵、各族居民、社区工作人员随着一声“开始”的号令,糯米、大枣、粽叶、线绳在她们灵巧的手中翻转飞舞,变成一个漂亮可爱的粽子。粽叶定型、填充糯米、放入蜜枣、包装完毕、捆上线绳……高手们一气呵成,一个个翠绿和散发着清香的粽子便诞生了,整个营区到处飘荡着浓郁的香味。大家或歌或舞、或说或唱,其乐融融,其情切切,洋溢着一片各军民团结和睦、亲如一家的浓情厚意。此情此景,只是社区开展“爱国拥军”活动、深化军民鱼水情、助力新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助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打造平安和谐社区工作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第十三社区始终坚持把拥政爱民活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积极维护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大团结的良好局面,以实际行动,努力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和谐氛围,谱写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新曲。

交往交融促团结

第十三社区成立于2009年2月,现有工作人员19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4人。社区内居住着汉、维、哈等16个民族,2002户5099人,少数民族225户801人,占总人数的18%左右。社区与区武装部、武警机动大队共驻共联共建,辖区居民以年轻人居多,文化素质比较高,并有3名老军人,有很好的爱国拥军工作基础。

社区自成立以来,始终把爱国拥军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工作来抓。结合自治区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活动,社区组织了武警官兵一次“结亲”终生“结缘”活动,社区及时对20户结对认亲情况认真建立“认亲档案”,并对各自“新亲戚”家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汇总,为今后更好地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尹奶奶与武警大队小杨结了亲,老人经常把他请到家中,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嘘寒问暖,谈亲情、话理想,让小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时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一次,杨如虎周末到尹奶奶来探望时,细心的老人发现善于说笑的小杨沉默寡言,神情有些异样。老人没有直接问事情原由,而是循循善诱极其耐心的做着思想工作,终于让小杨说出了自己因犯了一点小错却被领导狠狠的批评的事情。老人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人生感悟等多个角度来疏导小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聊家常的谈心,终于使小杨打开了心中症结,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小杨离开家时,开心地说:“你真像我的亲奶奶,以后,我会经常来看望您的,好好向您学习!” 在社区,像尹奶奶这样心系国防、支持国防的群众不计其数!

互帮互学促进步

为了让长期处于和平年代的辖区居民,不断增强国防意识和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增进爱军拥军的情感,这是社区建设“社区国防教育基地”的初衷。“社区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初期,资源缺乏、资金短缺、困难重重,区人民武装部张政委知情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在社区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张政委从“为什么建”、“怎么建”、“怎么做”谈了个人的想法,并让大家理清思路、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共同解决。经过多次讨论研究、修改完善方案,终于在张政委的大力关心、帮助与支持下,建立了社区国防教育基地。张政委还利用学生寒暑时机,举办知识讲座。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符合参军条件的年青人都涌入到商品的海洋中搏击,对参军观念很淡薄,不愿意到部队中去。张政委重点向大家讲解《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国防法规,并教育引导他们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应武警大队的邀请,社区还组织辖区老军人到警营讲党史、讲军史,引导官兵把“忠诚于党”落实到一言一行中,把“热爱人民”落实到成长进步中,把“报效国家”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中,把“献身使命”落实到奉献警营中,把“崇尚荣誉”落实到正确对待荣辱利益得失中。老人让官兵参观个人参军时的照片及各种奖章,当老人深情地讲起当年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发生的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一幕幕感人肺腑的事迹,情到深处不禁哽咽,引发了官兵们深深的共鸣,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官兵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奋力拼搏,苦练技能,争创一流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扶弱帮困促和谐

社区党支部从解决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及家属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坚持实施送温暖工程,经常走访入户深入了解动态信息,建立军人军属管理台账,承担起“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社区里对家庭困难较多、年龄比较大的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及家属,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走访看望,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生活情况,帮他们排忧解难。

“镜头一”,家中住锦绣花园的老军人尹奶奶,自退休后十分关注、关心社区建设。为了小区的建设,尹奶奶臂佩红袖章经常早早起床,在小区巡逻检查监督居民乱扔垃圾现象及小区内的安全隐患。有一天,早上开完晨会,工作人员在辖区巡检时发现,经常看到尹奶奶那天却一直没有看到她的身影。社区工作人员向小区内遇到的居民进行了询问,大家都说,那天早晨没有看到她。工作人员小张心中隐隐感到不安,立即向她家中打电话,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这下小张更急了,迅速向她的家中跑去,只见门虚掩着,并听到微弱的声音“哎哟、哎哟”的声音在客厅里传出,当工作人员走进后,却发现尹奶奶半卧在沙发上,捂着胸口,痛苦的呻吟着。小张见情况紧急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知了社区书记、主任。在医生到达后,社区迅速安排人员随医生到医院治疗。在尹奶奶清醒后,医生告诉她:”多亏了社区人员的及时发现,我们才能及时的对你的治疗。“出院后,老人到社区后,紧紧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你们真是好孩子呀,你们比我的儿女都要好、都要亲,谢谢你们啦!”

“镜头二”,家住东方花园的汪新,因患有干燥综合症,现21岁,虽然已成年,却只能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进行保守治疗,由母亲在家长期照顾,无工作、无收入,家中只能靠父亲的工资来支撑整个家的所有支出,因治疗经费支出比较大,经济比较困难。武警大队屠指导员知道后,心理十分着急,带着慰问品带到家进行探望慰问,当看到了解家庭及孩子病情,并与小女孩聊家常,讲故事。当屠指导员看到为生活努力奔波、心力憔悴的父母和孩子无神的眼睛时,当场与他家结成帮扶对子,并会经常到她们家进行探望、走访慰问。这一系列的爱心举措使汪新的父母感动地流下了眼泪,重新鼓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共学共乐促融合

爱国拥军工作依托社区党建工作层层推进,社区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以爱国拥军为主线,以爱国拥军微行动为抓手,积极营造了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氛围,不断提高各族居民参与爱国拥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社区先后举办了“我与武警零距离 警营感悟国防情”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军民鱼水情深 共谱和谐乐章”庆八一慰问文艺演出、“强军梦 国防梦 我的梦”青少年装备模型拼装大赛、“培养亮剑精神 点燃梦想激情”青少年真人CS素质拓展训练等各类文体活动10多场次。每次开展活动的同时,还展出以“爱国拥军”为主题的宣传展板,现场发放宣传材料。通过开展的各项活动,普及了国防知识,增强了国防意识,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增进了军民友谊,增强了军民团结,树立了文明新风,在社区范围内形成热爱党、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风气。

事实证明:只有大家团结协作,心心相印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军民共建、大融合、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多年来,社区先后获得“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克拉玛依市星级标准化党支部、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通过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使社区形成了人人讲军爱民,处处民拥军的良好局面,社区各族居民围绕着“保稳定求发展,共叙军民鱼水情”的目标共同努力,团结奋斗。

(供稿: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西宁路街道第十三社区)

 


  • 上一篇:温宿县吐木秀克镇举办庆祝建党98周年活动
  • 下一篇:靠技能脱贫 用双手致富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