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 牟敏)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大约每10秒即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有研究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已占总死亡构成的41% ,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作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急性胸痛是急诊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种类繁多,且病情严重性悬殊极大。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作为急性胸痛种类之一,高居致命性胸痛病因首位。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数据指出,出现胸痛症状的患者中,有一半属于毫无征兆的急性心肌梗死,延迟诊断导致患者的死亡率大大增加。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委陈玉国教授指出,急性胸痛救治快速识别高危人群、尽快转运、尽早开展及时有效的规范化诊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目前,我国仍普遍存在救治延迟、重治疗而轻检测等问题,如何加快高危患者的早期救治以及低危患者的快速分流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迫切的课题。”
由于胸痛发病突然,常危及生命,患者从发病起至确诊的时间长度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策略选择及预后效果。随着心肌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心肌肌钙蛋白(cTn)检测有助于尽早发现疾病、缩短AMI早期诊断时间。
cTn是心肌细胞的一种结构蛋白,心肌细胞损伤破坏后cTn会释放到外周血中被检测到。《高敏感方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cTn是心肌组织损伤时可在血液中检测到的特异性高和敏感性最好的标志物,是诊断AMI以及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危险分层的最好标志物。
目前,乌鲁木齐地区已有16家医院配备了这种“高敏感”诊断——罗氏高敏肌钙蛋白T检测,以前,患者入院后要等约6小时或更久才能得到诊断,现在利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检测能够在急性胸痛患者入院1小时左右即可安全有效地排除大部分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大大缩短排除诊断时间,有效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优化宝贵的急诊资源,能够显著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断时间,帮助胸痛中心‘争分夺秒’挽救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