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介怀的时光,像是秋日里给群众中最好的告白。像秋实的硕果累累,像“巴郎儿”(维族小伙的统称)脸上的微笑。淡淡的、带着耕耘的辛酸,夹杂着秋收的迸发。仿佛就是“巴郎儿”地里的棉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不言中,在等待中,在掌握中。
我不信天降奇才也不信生来无用,不信将来也不信可能。当然我也不相信“馅饼”。就像“巴郎儿”的勤奋劳作,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努力,都离不开汗水的浇筑。
说到底,我只是一个不上不下的公务员。说不上,我现在还没有代步工具;说不下,群众们的衣食住行样样关心。我从事的工作真是好,即可下村入户理穷根,又可上班工作解民忧。听到的都是群众的呼声,做到的只是尽职尽责。一个近5万人的大乡,谈不上能力出众,也说不上头头是道。到底是工作羁绊,还是没有用心。让一个怎样的你在基层颓废了斗志,泯灭了青春。
也许我们的青春应当这样度过:不忍邂逅,讲挑战;不理环境,讲奉献;不推工作,讲效率;不解穷苦,怎离去。基层工作者更应该多学习,重实践。学会向书本学习,提高工作能力,通晓基本情况;学会向同事学习,懂得轻重缓急,融洽内部关系;学会向工作组学习,解最真的难题,做最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