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 (通讯员 富生忠 孙琼)呼图壁县积极探索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法路径,发挥乡镇、村、“访惠聚”工作组资源,建立群众诉求集中收集、及时回应、系统解决工作机制,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建立“民情收集日”制度,掌握社情民意“方向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一天轮流在镇信访接待室接待来访群众,并制定领导班子成员和各村接待群众值班表并公示接待安排,明确接待要求,方便群众反映情况、表达诉求。接待人员耐心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妥善处理群众诉求。包村领导要每周安排一天,与村班子成员、住村工作组倾听群众的呼声,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好困难和问题,做到群众矛盾“底数清、情况明,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把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在村里。
建立“群众诉求四级响应”制度,绘制诉求处理“路线图”。对群众提出的诉求和意见,村级职权范围内的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解决或答复。村级层面无法解决或答复的问题,自群众诉求和意见提出之日起3天内向乡镇党委、政府报告,由乡镇党委、政府研究解决,属镇一级职权范围内诉求信息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答复。乡镇党委、政府确实无法解决、需由上级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答复的问题,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上级有关职能部门。上级有关职能部门仍然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具有共性的重大事项及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由乡镇党委、政府梳理后报县委、县政府。不断完善群众诉求处理结果反馈制度,实行全程代理、即交即办、限时办结、结果公示。
建立“群众诉求销号台账”制度,铺设解决问题“快车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办理”的原则,乡镇、村“两委”、住村工作组受理一件、销号一件,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处、有处必复。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努力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让群众理有处讲,怨有处诉,难事有处反映,问题有处解决,实现由堵到疏,由坐等接访向主动下访,由信访上行到一线化解的根本性转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群众诉求“零距离、零积压、零越访”,构建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供稿:呼图壁县“访惠聚”活动办公室宣传信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