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记者马蓓)作为西北规模最大的国际化展会,此前4届已有100多万人次逛过了中国—亚欧博览会,今年预计还有40多万人次与亚欧博览会有约。记者调查发现,爱逛亚欧博览会的粉丝多数都是逛了一届又一届,其中寻求合作商机的粉丝近7成,淘宝看新鲜的约3成。人气旺、收获多成为亚欧博览会参观者们的最大感受。
昨日,在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一个玩具展位上,一名小朋友惊奇地看着变形金刚。亚心网首席记者 张万德 摄
记者近日通过晨报官方微信、官方微博、亚心网以及晨报新媒体,发布了一个题为《这些年,什么人最爱逛亚欧博览会》的微调查,截至9月20日,共有425人参与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去过两届亚欧博览会的占14%,去过3届的占34%,连续4届都去的占29%,从没去过的有23%。而去亚欧博览会最大的目的是寻求合作商机,占到7成,其次是看新鲜和逛吃购物;关注最多的内容是智能生活、旅游、美食等,也有一些收藏爱好者。
参与调查的网民中,50%为企事业单位职工,经商和自由职业占30%,退休人员占10%。年龄多集中在25岁至40岁之间,40岁以上也有很多参展人员,以男性居多。
参与调查的网民很多都表示自己是亚欧博览会的铁粉,并且认为亚欧博览会一届比一届精彩,人气也是越来越旺。在今年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新增的智能生活展区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当生活状态进入快节奏,提升生活品质的产品深得人心,尤其是设计感强、操作容易的产品更吸引人。”乌市市民高玮说。
铁粉彭晓娟说,她今年打算用拍照片的方式记录这一盛会,把照片制作成影集或者照片墙,让更多人看到盛会闪耀天山的景象。
买到好东西:开心
对于老百姓来说,亚欧博览会不仅是投资贸易洽谈的盛会,也是一个购物的好去处,每年能在家门口实现“买买买”让老百姓尝尽了甜头。
如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借助亚欧博览会这一平台,与新疆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今年,亚欧博览会的参展参会国家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7个国家和地区。
澳大利亚的牛羊肉、乌拉圭的畜牧及奶制品、格鲁吉亚葡萄酒等国际化消费品,出现在新疆人的餐桌上,极大地丰富了新疆人的消费需求。
今年56岁的许仓桥每年都会逛亚欧博览会,在他看来,展会最大的变化是老百姓能买的东西种类越来越多了。
“现在,我们能买到乌拉圭、阿根廷的畜牧产品和奶制品,澳大利亚的牛羊肉,这些都是通过亚欧博览会上的接洽,相关单位与这些国家开展对接才引进的。”许仓桥说。
在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当日,专业观众刘媛媛徘徊在首次进驻的德国馆附近,眼里满是憧憬。“去年英国馆的精品购物我就来抢购了,今年看来又得血拼一场”。
刘媛媛来之前就了解到,今年有40个德国的知名品牌参加博览会,涉及厨具、母婴、洗护、保健品等,“厨具都是从德国托运到新疆的,这些原汁原味的德国制造一定要买。”刘媛媛说。
“以前老百姓需要到国外或者花很多周折才能买到的商品,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老百姓也喜欢这样的方式。比如格鲁吉亚红酒,经过几次展示被新疆大众了解,在新疆比较畅销,所以今年格鲁吉亚展台也布置得很大。”专业观众何锐说。
寻求好商机:兴奋
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们,在亚欧博览会上找到了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商机。
在本届亚欧博览会上,不少新疆本土企业希望利用展会契机,乘上“互联网+”的快车,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除了尝试这种新模式外,挖掘新疆文化的深刻内涵,也成为促进本土企业发展的另一双翅膀。
南疆的一家服装企业,首次上会就和土耳其签订了6000万元的西服订单,和田地毯也是通过亚欧博览会签订了订单。这些都是通过亚欧博览会带来商机,并在会后不断接洽最终落实的结果。
新疆四方锅炉公司的技术人员张先生此次是第二次来参展,他告诉记者,去年公司与一家内地科技公司洽谈成功,用对方的技术来完善公司的产品,达到了互惠共赢的效果。今年,他想做个新的市场调研,同时看看能否找到新的合作方向。
眼下,大部分传统企业都想搭乘“互联网+”快车转型升级,温泉县白筋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该公司位于博州温泉县查干屯格乡,主营面粉加工和葵花籽油生产,年营业额在2000万元以上,此次参会是第一次带着产品走出博州。
该公司负责人何培学说,近年来,企业销售渠道一直较为单一,产品不能“走出去”,只面向博州地区销售,覆盖面小,影响力不广。面对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的销售,企业也在寻求电商平台,助力产品走向全国。
“我们有优质的小麦、葵花籽资源,希望能和专业的电商合作,把传统实体店搬到互联网上。”何培学说,到现在已有两家电商表示愿意与企业合作。
宣传好家乡:骄傲
2011年至2015年,中国—亚欧博览会已举办4届,在政治、外交、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集中签约内联项目总金额近9000亿元人民币,对外经贸成交总额近300亿美元,项目落地率达70%,约10万名中外客商参展参会……
新疆的水果、农产品等也通过亚欧博览会走向更多周边地区及国家。如今,新疆水果在内地市场的销售份额与日俱增。
当然,这份收获也少不了新疆本地老百姓积极的参与和自发的宣传。
48岁的李雷今年是第五次参加亚欧博览会,一台单反相机或一台DV成为他参展的必备“武器”。
就在今年亚欧博览会开幕的前一天,李雷获得了新疆博览事务管理局颁发的“终身荣誉观众”称号,这意味着,今后举办的亚欧博览会,李雷都可以免费参展,这也是李雷当“铁粉”带来的意外收获。
李雷说,不管是否免费,他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参展,因为除了逛展会,他参展的最大目的是通过他的相机宣传自己的家乡。
在逛展会之余,李雷总是会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看到的每一个有意思的画面、人物和新鲜事物,通过公众平台发布出去。
“我想通过我的图片和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和乌鲁木齐,了解亚欧博览会的变化。”李雷说。
“展会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了,场馆越来越多,参展国家覆盖面也更广了。”在李雷看来,参加了4届亚欧博览会,看到的变化也是数不胜数。“今年相比往年来说,除了亚洲国家外,欧洲的国家也开始逐渐纳入进来,今后如果参展的国家越来越多,我们新疆人不用出国就能领略到世界各国的风采,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