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 (通讯员 何智群 徐金娟)7月6日,叶城县柯克亚乡玉赛斯村突降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引发特大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面对灾情,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抢险救灾作为学习教育的实践平台,让党旗飘扬在抢险救灾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两学一做”的深刻内涵。
以上率下,领导带头灾情一线示范。灾情发生后,叶城县委沉着应对,科学调度,周密部署,全县上下党群携手、干群一心,众志成城,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县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李国平为指挥长的“7·6”特大泥石流救灾前线指挥部,并于7月6日、7日连续两次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防汛抗洪工作的紧急通知》,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全力投入抢险救灾。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县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柯克亚乡现场调度指挥抢险救灾,四大班子领导也纷纷奔赴前线指挥部现场办公,分别牵头负责现场救援、后勤保障、善后处置、舆论宣传等,树立了行动标杆。交通、卫生、民政、水利等相关部门人员,携带大米、帐篷、药品等生活物资赶赴灾区,全力抢险救灾,抢修冲毁道路,慰问安抚受灾群众;县财政紧急拨付100万元,用于柯克亚乡防洪救灾。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广大党员和群众战斗在前,团结奋战,为群众筑起了一道道牢不可摧的堤坝。
冲锋在前,先锋形象灾情一线树立。危急关头有党员,关键时刻见作风。在发生泥石流的紧急关头,广大党员始终心系群众,不忘初心,冲在一线,真正做到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柯克亚乡玉赛斯村党支部书记阿里木·图尔迪在灾情发生时,冲锋陷阵在第一线,第一时间通知施工队的5位外来的汉族工人尽快转移,并果断组织村民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躲避,号召村民积极开展自救,当村民们都安全转移后,他才发现自家15名亲属已被特大泥石流夺去了生命,他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无畏情怀和民族团结之情。邻近受灾较轻的塔尔阿格孜村、果萨斯村党支部在未接到任何命令的情况下,在妥善安置好本村村民后,迅速带领百余名党员群众组成毛驴驼队,携带馕、矿泉水等生活物资,翻山越岭,彻夜不停地徒步到达玉赛斯村受灾现场,协助开展救援安抚工作,以顽强毅力真正做到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
心系群众,大爱无边灾情一线汇聚。灾情退去后,全县各级党组织通过资金援助、结对帮扶、爱心救助等多种方式,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经全体村民一致同意,叶城县委启动了柯克亚乡玉赛斯村整体搬迁工程。县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亲自安排选址,确定了128套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齐全的保障性住房作为移民搬迁用房,统一配备被褥、地毯、米面油、厨具等生活用品,为每户准备了2000元备用金,安排专人把搬迁群众送至新居。建立了县直单位科级干部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工作机制,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等需求;社区干部手把手的教新入住的受灾群众使用电视机遥控器、液化气灶、防盗门锁等基本生活设施;落实搬迁学生上学、群众就医和就业等事宜,确保搬进新居的村民不愁吃、不愁穿、有房住、有学上、有医就、有人管。全县各级党组织积极筹措救援物资,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良种场农民艾买尔·肉孜自发为受灾群众捐款1.1万元,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生动画面。目前,叶城县特大泥石流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全部完成,已有127名受灾群众走上了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