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教育我:书,像一双千里眼,让我们了解世界;书,又像一个时空隧道,带我们回想远古,想象未来。
长大后我认为:书,更像慈祥的知识老人,把深奥的知识传授给我们。每一本好书,都像一位启蒙老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读《苦难辉煌》的感想。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经历过饥荒,少年时读着课本上革命小英雄的故事,看着革命教育电影,记得当时老师要求,要读出感情,要抱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去缅怀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革命先辈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充沛,让我能够更加深入的去了解那段历史,从中学习到更多,体会更多。
最近看了金一南先生的《苦难辉煌》,跟随着作家的笔墨去追寻中华民族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不畏艰险,勇于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希望。
辉煌往往与苦难相伴,只有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槃,重获新生。正如书中所描述的一样,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那个弱小被无数困难挫折所围绕的部队,能够完成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长征,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面对如此多的苦难,中国共产党人还能继续前进,答案应该只有那些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知道,他们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
一部《苦难辉煌》让人重温亿万中国人历经艰难险阻而重获新生的苦难历史,展示了人民军队慨然赴国难,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轨迹。是的,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总是被凌辱,被欺负。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饱受凌辱,在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求生。中华民族的近代,经历了太多苦难,太多挫折,太多失败的屈辱。我们需要胜利,我们需要胜利来唤醒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和全中国人民的自尊;我们需要胜利,我们需要胜利来打破封建主义的枷锁,打破帝国主义的牢笼;我们需要胜利,我们需要胜利来挽救民族的危亡,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人出发了,一群坚决、勇敢、奋斗、富有牺牲精神的中国人出发了。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引导着中华民族未来的方向,改变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命运。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哪一件不是艰险异常?哪一件不是关系着生死存亡?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从来都不相信困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勇敢坚韧,从层层的苦难中走了出来,创造了战争史上的种种奇迹。那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正是一份精神洗礼。正是由于这些苦难,让共产党人明白了: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根基;人民群众,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理想信念,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
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历经了百年的历程,而今天,当我们享受着物质给我们带来的富足生活时,我们是否会翻开历史看看,去充实自己已经日渐空虚的心灵,去缅怀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正是那段苦难的历史,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创造出我们美好的生活。
历史,像一条绵延不断的长河,滋养着她的儿女,也许她不会时刻给予你想要的一切,甚至还会报复你的肆意任性,但她却永远流淌在你的身边,注视着你。历史铭记沧桑,苦难铸造辉煌,一段段血与泪凝结的苦难,一页页中国人民不懈的抗争,一个个战争的现实与和平的企望交织成了属于我们,属于中华民族的希望与辉煌。历史的沧桑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坎坷的苦难最终铸造了辉煌的中国共产党。硝烟弥漫的中国终于退却了它的阴霾,重见明媚的阳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从苦难中走来,一身尘土,一身鲜血,却依然面带着那份能够穿透迷雾的微笑,正是这份从容,正是这份坚持,最终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民族,终于走向了灿烂辉煌!
(作者:昌吉市人民法院 王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