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欣喜
转眼间,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联谊活动已开展一年多,习惯了城市的钢筋水泥,人来车往,牡丹园盛开的桃树梨花,因为不经意,所以也略显不在乎。唯在乡村的日子,点滴村景加上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的收获,给生活带来别样的欣喜和色彩。唯有静心,才能聚力凝神,乘风破浪,在基层汲取智慧,找寻破解难题的答案。
风暖不负春
四月的阿克牙斯克村,风暖不负春。每轮初升的朝阳都会翻开新的一天。早春略带迷雾的田地里,小草发出绿芽,梨花又盛开,维吾尔族小朋友开玩笑地叫着我们“老板”,迎面向我们朗读“鹅鹅鹅,曲项项向天歌”,而后开心地上学去。
现今,大多数村民都住在安居房,唯有几个“大户”还在自家建的老宅。村民追求环境美、生态美的同时,也点缀着生活,7座有小拱棚的农户在侍弄着栽下的小白菜、蕃茄、黄瓜。东风夜放花千树,露天的地里,梨树、杏树在风中摇曳,村居院落围墙的地基已打好。下基层干部们进村入户入住,经常会坐在门口的大床上,用简单的普通话与村民话家常,谋致富,并不时给在一边玩耍的孩子们送点水果零食,村民们也会很热情地拿点瓜子、炸馓子出来……时间一长,就连路边的狗儿见了干部们,也摇头摆尾,再不吵闹。领导挂村、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干部住户,下基层、转作风、“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 就连联谊活动上也是风趣有加,相互加油鼓劲,自然深受村民欢迎。干部们隔些日子不来,村民就会打电话询问。
“生活条件好了,精神也要‘跟上趟’”,周一升国旗、平日有夜校,周末大舞台,月月出专题、节庆更精彩,先进文化像春风一样,让村民的心暖亮起来。到村道走上一圈,大棚、田地、水渠,村居伴着浓郁的乡村和维吾尔民族风情。白日里,干部们都在地里开渠打梗干农活,劳动的欢声笑语萦绕在素雅的空气中。蜿蜒环绕的塔里木河像一条彩带穿过胡杨林,树底已长出了营养丰富的当地特色塔河菇。才见早春柳添绿,又闻牛羊欢啼声,牲畜悠闲地吃着草,有的人家,还开些棉花地。粗茶淡饭味亦美,分工细致的做饭,收拾碗筷,打扫卫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吃饭时,索性把桌子搬到房前,牧羊犬也想过来凑热闹,被我们扔了几根骨头哄到了远处,干活累了,就是肚子不饿,还是不自觉想多吃上几口。林带的家畜,胡杨林的野鸭不时串出,一年多时间,鸡苗长得非常大,甚是喜人,不时会飞上房顶枝头躲避调皮的小猫小狗,动与静在同一时空下唯美演绎,为乡村增添无尽活力。
夕阳下的蒲公英,经风吹散,劳动后的人们会在田埂边拔点苜蓿、不知名的野菜回去凉拌。绵缠的炊烟,四处袅袅,与夕阳、晚霞、微风融溶,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窗外,上弦月斜依柳梢,撒下几屡清辉,像一片白纱将村子包裹。村庄静卧在塔河旁,绿树掩映,月光在河面,水渠上流动,树不再发声;狗不叫,鸡不鸣,头羊的铃铛也不响了,只能听见新冒头的芦苇随风摇曳,无需再问何处才是宁静,这就是大自然的声音。车灯似乎比什么都更亮,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伴着夜风阵阵,泥土散发出芬芳,静谧而清新。村居的窗户伴着纱帐透出各种色彩,融入月色,家庭会议开始了。
笔下的感悟
村前的公路,向南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是载着希望的路,顺着路回到玉山·艾沙家住下,临窗而坐,调出黎明的歌曲《今夜你会不会来》,杯中浓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在深邃的夜空下归于平静,一年多来我们帮助村民想了多少办法、跑了多少路、办了多少好事自己都不记得了,眼前的成就感冲掉了所有的汗水,写下一纸心情,文字中伴着泥土和青草的芳香,心不再无依。下基层的日子,历练的是意志,收获着不同的人生感悟。乡村是与世无争的,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让我们伴着春天的脚步,“静”心下基层,实践接地气,踏歌而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图1:与村民同吃住
图2:召开家庭会议
图3:与村民一同劳动
图4:在建的美丽乡村
(作者系:巴州安监局“访惠聚”领导小组办公室 曾可 文中村指新疆尉犁县喀尔曲尕乡阿克牙斯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