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必定无眠。就像大年三十的晚上,兴奋地等待新年第一天零点时刻来临。而今天多么希望明天晚点到来,因为明天就又要离开家了。
就是奇怪,还小的时候,总想能够离开家自由生活,哪怕是一天也好。初中时,班上有一些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就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每周回家一次。我们得天天回家,虽然回家后父母管束的也不多,但就是想出去离开父母的视线几天,但天天要按时回家,晚一点父母都会找我们。
工作后,有一个女同事比我工作晚三四年,因与我是室友,常常聊天,她说的最多的就是想离家出走。还说这个念头从上高中时就有,从没有放弃过,为此她只要几天不给家里打电话,她父母就会以为她走了。究其原因,她家境一般,又想摆脱父母的唠叨,所以她有一个执念就是远走高飞,离家离父母远远的,自由一些,清净一点。我当时没有她这么强烈的念头,但真想离家远一点,至少要有100公里,这样就可以好长时间回家一次了。
很快,我的愿望还真就实现了。上班的地方离家远了,单位还常常开各类会议,刚开始半个月回家一次,慢慢的变成一个月一回家。在不回家的日子,母亲经常问我何时回家一趟?我就说有时间就回了。那段时间觉得好新鲜,可以自己动手做饭,不像在家里都是母亲做:可以自己决定在雪天穿不穿厚衣服,而且没有人会说穿的太少了,小心感冒;还可以和同事们整夜玩牌,而听不到父母说早点休息对身体好的叨叨。
我暗自高兴。然而还有更高兴的事情,那就是听到到若羌县工作的消息。从地图上看,石河子与若羌直线距离不过20厘米。可实际距离近900公里,这下别说一个月了,就是半年能回家一次就很不错了。咦,掐指一算,这不正合我的心意吗?高兴的背上行囊,坐上南下的火车就和你石河子说拜拜了。我是带着笑容走的,可送我的母亲却就下了眼泪。父亲当时说有事而没有到火车站送我,现在想想应该是不想让我看见他的心情。
自己一人在若羌,不久就和同事们熟识了,还认识了新的朋友,业余时间进行紧张的复习,生活倒也自在充实,似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每到周末就想回家,想吃母亲煮的小米粥,想听父亲叙说他天马行空的趣事,还想念和弟弟一起听郭德纲相声的情景。
可是可是周末只休息两天,想回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忍到十一和春节的七天长假再回家。最让人难受的是到若羌工作的不久后,五一长假也取消了。每次十一或春节回家,都会得上节日综合症,回来时神采奕奕,要走时浑身不得劲,怎么都不想走。
现在又回到离家150公里的乌市,几乎每周都会回家,疾驰的火车,长长的铁轨承载着离家在外的人对家的想念。
今晚,想到明天就要走,真不想走。家里没有那些可乐、果汁等饮料,但有父亲随时泡好的清茶和母亲煮好的杂粮粥。家里没有雪米饼、脆脆鲨、巧克力等零食,但有母亲蒸好的香甜的馒头和包好的韭菜鸡蛋馅的饺子。家里没有喧闹的麻将声,但有孩子哈哈的大笑声。家里没有推杯换盏高一声低一声的劝酒声,但有亲人围坐一桌吃饭的笑声。家里没有饭店里菜肴的香味,但家里的菜的滋味任凭哪个大厨也无法做出来!
家里有的亲人,家里有的亲情,家里有的温暖,都是特有的,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父母越来越老,行动不似从前利落,听话打岔也成了家常,有些事情不知道已讲了多少遍。“穿厚点”“吃多点”“少生气”“好好工作”“爱护身体””……等等,还把我们当孩子嘱咐个没够。
以前会认为父母的这些话啰嗦唠叨,但现在却觉得是最美的声音。以前想离家远一些,现在回家后不想走。真的不想走!
所以,今夜注定无眠。
(作者: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拜城县赛里木镇拉帕村工作队 冯君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