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白帆)近日考古人员研究发现,新疆三道海子遗址群或为“独目人”遗存。
三道海子遗址群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东北部查干郭勒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和青河县文物局的人员2013年至2016年对这里深入发掘。
昨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他说,考古初步确定,这里分布的以石围石堆和石堆遗址为代表的遗存几乎都是祭祀遗址,距今约2800年至2500年,极可能和“独目人”有关,独目人王国当时可能控制着阿尔泰山大量黄金资源。
考古中发现的花海子三号遗址是三道海子遗址群的一部分,为十字轮辐式石围石堆,外石围直径约76米,中心石堆直径约34米。在中心石堆边缘现存两通完整的鹿石,在外石围中有一块鹿石残块。
郭物说,遗址群规模宏大,其中花海子一、二、三号遗址的轮辐状石构遗址和鹿石最有特点。
石构遗址均为十字轮辐石围石堆遗址,西北向的辐条所指方向和夏至太阳日落方向一致,东南向和西南向的辐条所指方向大致和冬至日出、日落的方向一致,辐条在晚上也大致对应银河、月亮和一些比较明显的星座。
考古发现,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以前,萨彦-阿尔泰地区势力最强大、文化最发达的人群分布在俄罗斯图瓦、蒙古西北和中国以青河、富蕴为中心的阿尔泰山地区。其文化影响跨越欧亚,东至兴安岭,西至喀尔巴阡山。
郭物说,从时代和扩张态势等因素分析,以阿尔然墓地和三道海子遗址群为代表的艾迪拜尔-三道海子文化可能与西方文献中的“独目人”、中国文献中的“一目国”有关系,“独目人”可能是欧亚草原最早建立游牧王国的人群之一。
由于多种原因,三道海子最终被早期游牧王国统治集团选为夏季祭祀圣地、礼仪中心。
独目人的强盛可能导致了斯基泰的西迁。因此,独目人的强盛成为了这个时代欧亚草原以及周围农耕文明很多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其扩张和对草原部落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早期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