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新疆五彩湾地区发现的难逃泥潭龙和小鳄鱼的化石
新疆网讯(记者白帆)
1岁对亿万年前的它而言,是一个分水岭:从这时起,伴随它一年的牙齿退化成“喙”,从此它便没法再享受肉食的筋道,只能靠植物为生。
这是中外科学家22日在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报告称,他们在新疆发现了一种幼体长牙、成体无牙的恐龙。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牙齿长“丢”了的恐龙,同时它们的食性也相应从杂食性转变成了植食性。
牙齿消失或因基因“罢工”
这项研究是由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王烁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共同领导。27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徐星。
此次研究的恐龙化石最早是2001年在新疆五彩湾地区发现的,在2009年被命名为难逃泥潭龙。
徐星介绍,根据难逃泥潭龙标本最新分析显示,刚出壳的恐龙幼体嘴里至少有42颗牙,到半岁时这些牙只剩下34颗,到接近1岁时牙应该全部消失。
同位素证据显示,在牙齿“丢失”的同时,这种恐龙的食性也发生了剧烈变化。长牙的幼年个体是杂食性的,而不长牙的亚成年和成年个体则是植食性的。
这说明这种动物的消化系统甚至是代谢方式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此次的成果是通过对十几例恐龙化石标本的研究而得出的,这些恐龙的年龄在1岁到10岁之间,研究发现了它们的变化规律:1岁以前的难逃泥潭龙有牙齿可以食肉,牙齿不断地退化变成了喙的结构。
至于牙齿长“丢”的原因,徐星猜测,难逃泥潭龙在幼年时是杂食动物,随着年龄长大,控制牙齿的基因渐渐“罢工”。相反,控制喙的基因出现。此次的发现,或许会为回答鸟喙的演化问题提供重要线索。
系爬行动物中首次发现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王烁说,2001年,研究人员认为新疆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地区一件名为V15301的标本是一种肉食性恐龙,第二年他们又在同一地点找到两具保存几乎完整的亚成年骨架。
直到2005年,他们在距2001年发现V15301以上6.5米的层位处又意外找到了12件骨架。
王烁说,当标本呈现在眼前时,最开始都认为长牙的幼年个体和不长牙的成年个体属于两种不同的动物,但它们似乎都属于角鼻龙类。但是对化石进行详细研究时,发现它们在很多特征上几乎一致。
这使研究者感到困惑,如果它们的确属于不同的角鼻龙类,为什么在特征上高度相似?如果它们真的是同一种动物,那么成年个体的牙齿去哪了?其实牙齿在个体发育中的丢失在现生动物里虽不常见但也有不少例子,比如鸭嘴兽以及一些鱼类。
徐星说,而像难逃泥潭龙这样,演变浓缩在个体发育中,用了这么短时间的,是这种物种独有的现象,这种现象也是首次在爬行动物中发现。
国内恐龙研究界发现,在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当时很多地方都是汪洋大海。那时候的新疆,包括准噶尔盆地都以陆地为主,气候湿润,密布河道浅滩,堪称水草丰美的恐龙乐园。所以在全世界古生物学家的眼中,新疆是研究古生物和恐龙的重要地点。
难逃泥潭龙复原示意图 (均为资料图片)
□链接
难逃泥潭龙
难逃泥潭龙是一属没有牙齿的草食性恐龙,在中国西部准噶尔盆地被发现。难逃泥潭龙的身体细小及幼长,长1.7米。
它们是亚洲东部及中国唯一发现的角鼻龙下目。难逃泥潭龙生存的年代约为距今1.59亿年前,早于迄今已知最早的鸟类――距今约1.5亿年的“始祖鸟”。
研究表明,难逃泥潭龙的上下颌是无齿的,显示出这种恐龙拥有充分发育的喙嘴。它缺乏牙齿,没有锋利的爪的短前肢和胃石显示它是植食者,虽然它与肉食恐龙有关。鉴于这些恐龙当初都是因掉入直径2到4米的泥潭死亡而最终形成化石,2009年被命名为难逃泥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