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都市消费晨报全媒体讯(文/图 记者 赵梅)人们都以为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只是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然而,全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新疆长城资源调查的结果发现并认定,新疆境内也有大量的长城“遗址”。
只是和内地长城不同的是,新疆境内的“长城”没有连续的墙体,没有高大的城墙。它们是根据地理位置的战略作用及地理环境,修建的呈点状、片状分布的烽燧、戍堡、驿站、卡伦等军事设施,它们和内地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军事用途一样,起着保护边疆安定和丝绸之路畅通的作用。
边关墩烽火台
新疆“长城”多修筑于汉、唐、清时期
近日,全媒体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古迹保护中心了解到,新疆的长城遗迹多修筑于汉代、唐代和清代。目前,仅汉代、唐代的烽燧和戍堡共有228处,分布在吐鲁番、昌吉、伊犁、喀什等地州的40个县市境内。
文物部门的调查显示,以烽火台为主的新疆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区域有二。其一,是以丝绸之路交通线为主线,因地制宜,沿途分布。其二,是以政治中心或重要城镇为重心,向外延伸,修筑在险要的山麓崖口和沙漠边缘。
艾西夏东烽火台
调查显示,汉代的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上,其中,在尉犁、若羌、且末三县分布集中,另在西域都护府附近的轮台、库车、拜城等县也有零星分布。
唐代长城资源或位于丝绸之路沿线,或分布在统治中心驻地的周围,形成南、北、中3条烽燧带。南线:东起敦煌,经鄯善、于田、和田,北上疏勒,与中线汇合;北线:东起伊吾,经巴里坤、吉木萨尔、轮台、巩留至中亚;中线:东起哈密市,经吐鲁番、焉耆、库车、疏勒,越帕米尔高原。
碱泉子烽火台
清代的军事设施主要沿南、北两个中心修筑,即哈密和喀什。清朝统一南北疆后,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社会经济,对原有的烽燧及军台进行了调整,又添设了营塘、驿站,形成东起星星峡,西到伊犁,西南至喀什噶尔,南至和田,北抵塔尔巴哈台,贯通天山南北的交通网络。
此外,在雍正、乾隆年间,还在巴里坤、塔城、阿勒泰、伊犁、喀什、和田等地沿线修筑了大量的卡伦设施。
“边寇不已” 汉政府反击匈奴
据了解,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为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保障西北边疆的安定,历代中原王朝就开始在西域绿洲地带,修筑烽燧、亭障等军事设施,使其发挥和长城一样的屏障作用。
西汉期间,对中原王朝的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是北方匈奴的扩张和好战。
米兰东北烽火台
汉朝建立之初,正是匈奴建立强大奴隶制军事政权时期,起先汉政府一直采取忍让、和亲政策,然而,匈奴仍“边寇不已”,经常南下侵犯汉朝边境。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库充盈,军事力量也不断强大,汉朝终于决定对匈奴反击。
从公元前138年,汉政府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大宛及乌孙等抗击匈奴,为克制匈奴,汉朝几乎动用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
在这场和匈奴的战争中,汉朝为巩固在西域的立足点,加强丝路要道上的护卫设施,决定修筑军事防卫设施,但是,西域地域广大,人口稀少,沿途多为沙漠、戈壁、无法像内地一样大规模筑墙,因此,汉政府因地制宜,修筑了具有西域特色的边塞防御设施——烽火台。 历史文献曾印证了这段历史,西汉太初四年,贰师将军伐大宛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据悉,这段历史文献也是对西域修筑烽火台的最早记录,修建地点就在丝路北道经过的罗布泊地区。
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西域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公元前59年,西域都护府设置,连接西域都护府至其辖境各地的烽燧线路也随之开始修筑。
苏定方大败阿史那贺鲁夺回安西四镇
进入唐代,西域烽火台的建筑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唐朝国力强盛,唐太宗锐意向外扩张,然而,盘踞在西域的东突厥势力,经常骚扰和侵犯西域和中原,还经常劫掠丝路沿线东西方来往的商旅,使唐朝的对外交往受到极大影响。
恰逢此时,葛逻禄、薛延陀等东突厥属部起兵反叛东突厥。唐太宗趁机发兵进攻东突厥,并大获全胜。
乌拉泊烽火台
然而,东突厥灭亡之后,西突厥的分裂势力乙毗咄陆可汗又占据了西域东部地区,并联合高昌王鞠文泰掠夺商旅,阻断了西域通路。公元640年,唐太宗发兵讨伐高昌一举成功,收回西域东部地区。
公元651年,唐太宗去世的第三年,受到唐朝重用的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起兵反唐,安西四镇陷落。唐王朝随即展开了对阿史那贺鲁之乱的平定。唐显庆三年,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大败阿史那贺鲁,收回安西四镇,夺回了对西域的控制。
随后,唐朝开始在西域地区修筑大量的烽火台,“由是脩亭障,列蹊隧,定强畛,问疾收胔,唐之州县极西海矣”。安西都护府也从西州迁到龟兹,管理天山南部和葱岭以西的广大地区,下辖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四镇。
在后突厥与吐蕃不断进犯西域的严峻形势下,公元703年,唐政府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北麓及东部地区的军政事务,形成了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的政治格局。
新疆文物部门的调查显示,唐代政府为了加强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之间和都护府与其下各地州县的联系,在汉代长城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新疆自然地理特点,在丝绸之路交通沿线及军事要地附近,修筑了诸多军镇,戍堡、守捉、烽火台等长城资源军事设施,形成了“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以却于强敌”的严密防御体系,大大加强了唐朝在西域的防御能力,巩固了西北边防。
清末 电报线路开通 烽燧邮驿制度没落
清朝定都北京后,统治北方草原的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各部相继向清朝称臣纳贡,表示归附。17世纪初,漠西蒙古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在其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统治时期,势力逐渐扩大,不断武力进攻天山南北,蒙古各地,俘掠人口,抢劫牲畜,为了维护边疆未定,清王朝组织大军,经过多次战役,打败了噶尔丹军,平定了叛乱。
此后,噶尔丹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继任后,准噶尔部又逐渐强大,再次和清王朝发生矛盾冲突,双方在青海、西藏、新疆等均有交战,为彻底安定西北边疆,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出兵伊犁,在格登山大败准噶尔部叛军。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军在喀什噶尔又平定了支持阿睦尔撒纳作乱的大小和卓叛乱,自此,清朝政府终于控制了天山南北地区。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府,代表清朝政府管辖天山南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新疆文物部门在调查中发现,清军在平定准葛尔、大小和卓叛乱过程中,修建有70多座烽火台,主要分布在北疆的哈密地区,乌鲁木齐市,昌吉地区和南疆的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州等地,其中以哈密分布最为集中。因为这里曾是清军和准噶尔叛军争夺的咽喉要地。
在巴里坤修建了屯兵驻扎的满汉兵城,以哈密和巴里坤为中心,在东西北三面修筑了许多烽火台,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另外,在边境地区发现了有20多处卡伦遗址,其中以伊犁将军所辖的霍城、察布查尔县发现最多。
史料显示,1893年,肃州(今天的酒泉市)至迪化(今天的乌鲁木齐市)的电报线路开通,传统的烽火台,邮驿制度逐渐没落而废弃不用。从此,西域通信和信息传递翻过了烽燧通信的一页。
继续阅读:古代根据烽燧报警派遣军队
烽燧又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等,是古代传递军事信号最快最有效的方法,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火台作为情报传递系统。
烽燧早在商周时期就已产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居延烽燧遗址发掘中获得的《塞上蓬火品约》记载,古代使用烽燧传递信息时,若有百余人来犯,举一烽(燧)。千余人来犯,举三烽(燧)。或三千多人来犯,举四烽(燧)。以此类推,千里之外的敌情信息,很快就会沿着座座烽(燧)传递下去。
唐朝制度曾规定,大凡每30里置一烽燧,如有山冈阻隔,可于适宜、近便之处设置,以能够相互望见为宜。唐朝每烽置帅一人,副一人,还有烽子若干人。其放烽有1炬、2炬、3炬、4炬的规定,烽炬的多少根据入侵敌军的多少决定。接到烽燧报警以后,朝廷将据此决定派遣多少人的抵御部队。另外,没有敌情时,还须在每日初夜,放烽一炬,报告平安,故“谓之平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