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历史 >>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考古发现大量壁画、纸质文书
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考古发现大量壁画、纸质文书
作者:网络转载

新疆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西岸中区出土的壁画。王龙供图

    天山网讯 (记者王瑟 通讯员丁晓莲)经过考古工作者几年的辛勤工作,新疆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西岸中区考古日前有新收获,大量壁画、塑像残块和纸质文书被发现。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回鹘文-汉文双语完整卷轴、书写在桦树皮上的梵文残片、古藏文册页等,内容以佛教经卷为主,鲜有世俗文书。

    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地处火焰山东段吐峪沟大峡谷南端,是新疆东部开凿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遗址群。为配合丝绸之路(新疆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和“大遗址”抢险加固维修工程,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吐鲁番学研究院、龟兹石窟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0年开始对吐峪沟石窟寺遗址群进行全面科学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迄今为止共完成了三期保护性考古发掘工作,2015年主要发掘区域为石窟群西岸南区窟群。

    吐峪沟石窟西岸中区窟群与东岸北区窟群隔沟相望,呈南北向分布,绝大部分洞窟坐西朝东,是石窟群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总体上看,西岸中区窟群上下共分5层,左右依据功用和布局可分3个部分。中区北段由两个中心柱式洞窟、一组禅窟和相关窟前遗迹佛塔、僧房等构成。禅窟分为前后两室,在前室南北两侧的禅室内新发现有大量的回鹘文、汉文墨书题记和朱书婆罗米文题记。中区中段由一个中心柱殿堂和周边呈对称布局分布的僧房组成,均坐西面东,上下共分4层。中心柱殿堂分为前、中、后三室,后室为主室。后室与中室处于同一水平,前室与中室以三级台阶相连。后室为中心柱回廊式,在左右甬道和后甬道两侧均绘有壁画。中心柱殿堂左右各建5处僧房,分上下两层,僧房均分前后室,其中两个僧房内绘有壁画。出土有大量汉文、回鹘文纸质文书、纺织品等。中区南段主要为僧人生活用窟,分上下两层,布局十分复杂,后期改造和破坏干扰严重。发现大量用火痕迹,有炉灶、土炕、壁龛等。在其中的一个灰坑中出土有北宋年间的铜钱。

    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吐峪沟西岸中区窟群以多层式组群布局,以礼拜窟也叫中心柱窟为中心,上下左右开凿或土坯砌筑僧房窟、禅窟及其他生活用窟。发掘过程中还清理出大量窟前建筑,如门道、台阶等,并发现多处洞窟改建、维修甚至封闭的迹象。这为解决吐峪沟石窟洞窟开凿次第、洞窟组合关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 上一篇:新疆37个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保护
  • 下一篇:1000多件(组)文物讲述新疆历史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