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历史 >>边疆宾馆见证新疆60年变化
边疆宾馆见证新疆60年变化
作者:网络转载

 

辉煌60年·经济谱华章


从一家普通宾馆发展为国家二类口岸


边疆宾馆见证新疆60年变化


亚心网讯(记者卉子通讯员徐常根)位于乌鲁木齐市延安路的新疆边疆宾馆,每天都是一派繁荣景象。提着行李的外商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流、物流、车流汇合成一曲忙碌的交响乐。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边疆宾馆,是集住宿、餐饮、娱乐、商贸、仓储、短途运输为一体的大型内陆口岸,新疆对外经济贸易的勃勃生机在这里呈现。


42年,从一家普通酒店发展为国家二类口岸,边疆宾馆早已蜚声中亚。它是新疆第一家成功转型面向中亚的涉外四星级宾馆,新疆第一家服务于中亚客商的西北最大外贸市场,新疆第一家面向中亚的国家二类口岸,更是新疆对外贸易的窗口和中亚文化交融的桥梁与纽带,成为新疆对外贸易的开拓者和“领头雁”。


“边疆宾馆是新疆60年变化的一个缩影和见证,作为一个服务于中亚客商、外宾的国家二类口岸,这儿是客商认识新疆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同时也让外商真切地感受到新疆的巨变,增强了他们投资的信心。”边疆宾馆总经理杨葆顺自豪地说。


在“羊毛湖”建起的边疆宾馆因变而美


提起边疆宾馆,老乌鲁木齐人还习惯于叫它“三招”,就像宾馆旁边的公交车站,至今还沿用着“三招”这个站名。


边疆宾馆,原是新疆军区的第三招待所,被人们称为“三招”。1979年改名为乌鲁木齐军区边疆宾馆;之后改名为新疆军区边疆宾馆。1999年1月,新疆军区将边疆宾馆移交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后,历经自治区经贸委、企业工委和国资委管理至今,改名为边疆宾馆。


20世纪70年代,新疆军区第三招待所在乌市延安路羊毛湖开建时,工地是一片水洼地,夏季野草遍地,冬季大雪覆盖。据《乌鲁木齐掌故》记载,羊毛湖“它是一个天然的鸭蛋形的大水塘,东西长100米左右,南北宽30余米”;“俄商在乌鲁木齐大量收购羊毛,在此雇人分拣、洗濯、晾干,打包处理后运回国加工。羊毛湖的名称,由此叫开了。”


1977年7月,竣工的新疆军区第三招待所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当时的招待所在新疆赫赫有名,先后接待过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使节、各界名人等,成为乌鲁木齐市的一张靓丽名片,许多人为能在“三招”住上一晚而引以为豪。


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日渐衰落的边疆宾馆以开发旅游购物贸易为突破口,吸引了大批来新疆旅游购物的独联体客商,火爆的对外贸易市场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云集于此,似乎一夜间,边疆宾馆就火起来了,当时一铺难求。在巅峰时期,一间15平方米的商铺转让费高达100余万元,普通一些的商铺也达到60万元到80万元不等。不少客商在这儿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最后发展成了百万、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不仅商户富了,就连在宾馆跑货运的个体户们也都“鸟枪换炮”了,崭新的微型货车换下了三轮车。


发展对外旅游购物贸易,掀开了边疆宾馆发展的历史新篇章。边疆宾馆在发展壮大,建筑面积从成立时的4万余平方米,到现在的17.87万平方米。街边也衍生出一系列的行当。尤其是门牌号从十位数到百位数。1977年,边疆宾馆刚成立时,门牌号为延安路32号,而今早已变为延安路662号。据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胜利路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门牌号的变迁主要是商户增多带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延安路一带几乎没有商户,连住家户也很少,随着边疆宾馆对外经济的繁荣发展,口岸经济的火爆也使延安路地段越来越繁华,周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成为商贾云集的商业中心。


边疆宾馆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服务条件,吸引了大批周边国家客商,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边疆宾馆为核心的延安路外贸商圈。2004年,继新疆西域轻工基地建成之后,又有新疆国际商贸城等几家外贸市场或加工基地在延安路上相继建成。


边疆宾馆还带动了周边延安路、团结路、大湾等片区商业的发展,解决了近万人的就业,每年直接和间接纳税近亿元,为新疆对外经济发展,促进内联经济,带动第三产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发展对外贸易,使边疆宾馆完成了由内向外,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由保守型向开拓型、由短期型向长远型、由粗放型向精细化型和文化型的六大转变。从一个普通的酒店,发展壮大为集住宿餐饮、商品购物、大宗交易、仓储物流、运输通关于一体的国际化和多元化“边疆集团”商贸物流中心,成为国家二类口岸,成为新疆对外贸易的开拓者和“领头雁”。


边疆宾馆见证新疆外贸大发展


作为乌鲁木齐与中亚国家及俄罗斯商贸往来的见证,边疆宾馆的国际贸易历史可以追溯到25年前。1990年,正值苏联解体前的动荡时期,大量外商拥入新疆采购轻工业产品,自发地在边疆宾馆客房形成了易货交易。1992年,新疆的边贸放开后,中亚及内地商客像潮水般涌入新疆时,万事俱备的边疆宾馆迎来了这股“东风”。


“1994年,我从河南省来到边疆宾馆打工时,边疆宾馆贸易市场还没有形成,外贸交易全在土黄色的宾馆客房里进行,远没有今日的繁华。”现任新疆边疆宾馆个体协会会长、新疆河南商会副会长的曹振峰回忆说。


1994年,边疆宾馆被批准为自治区涉外旅游定点单位。1995年,成立边疆旅行社。1996年8月,边疆宾馆商贸城的建成,让商户和外商有了第一处方便交易的地方。


边疆国家二类口岸获批准成立后,边疆宾馆的边贸往来更为频繁,口岸吸引力开始形成,国内外客商来此送货和进货的身影明显多了起来,一些国内厂家开始选择在边疆宾馆设立自己的店面,主力经营外贸销售。


边疆宾馆拉雷利土耳其购物中心的商户王成安就是看中边疆国家二类口岸的潜力而在1996年来到这里的。当时,在北京雅宝路做外贸的王成安,从北京拉了一车价值20万元的皮鞋来到边疆宾馆。没想到,皮鞋很快被来自中亚五国的客商抢购一空。看到边疆宾馆对国外市场的辐射力,王成安决定设点经营留在边疆宾馆发展。在对外经营中,他的生意日渐红火。如今,他实现了事业和家庭双丰收,不仅有店面,成为金泰峰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有自己设计生产的鞋并注册了商标品牌,远销中亚,还把土耳其的商品引到国内,建了一个边疆宾馆拉雷利土耳其购物中心。


和王成安一样,众家商户在边疆宾馆实现了自己创业致富的梦想。1997年3月,来自东北的现任博能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余涛,便是其中之一。当时,作为市场小家经营人的余涛,借了3万元,到边疆宾馆创业。经过18年的风风雨雨,他经营的家用厨房小家电已销售到中亚五国。余涛也由当初的个人打拼到今天拥有企业员工十多人,资产达2000万元的公司董事长。


王成安、余涛的成长发展见证了边疆宾馆的发展壮大。但这仅是边疆宾馆对外贸易发展所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边疆宾馆历经自主发展、经营引导、市场培育、政府支持等过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自治区对外贸易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新疆对外经济贸易的勃勃生机在这里得到最完整的展现。


经过25年的对外贸易发展,边疆宾馆不仅叫响全国,还闻名中亚。在中亚、俄罗斯市场,人们称之为“边疆”。它是新疆第一家成功转型面向中亚的涉外四星级宾馆,也是第一家服务于中亚客商的西北最大的外贸市场,第一家面向中亚国家的二类口岸,开创了新疆对外商贸物流、旅游购物“一条龙”服务的先河。出口交易量占据了乌鲁木齐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在鼎盛时期,外贸占乌鲁木齐市外贸总额95%以上。


如今已成为集住宿、餐饮、商贸、仓储、物流、运输通关为一体的国际化、多元化、“边疆集团”商贸物流中心。目前,海关、边检、运管、工商、税务、质监、各大银行均在边疆国家二类口岸设立了常驻机构,为国内外客商现场办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货物可直达莫斯科、新西伯利亚、比什凯克、伊斯坦布尔等20多个大中城市。


目前,边疆宾馆下辖新疆边疆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7个全资子公司,经营商品品种齐全,种类繁多。


随着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远扬,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边疆宾馆旅游购物。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等中亚各国的客商们首选在这里落脚,实现了梦想。塔吉克斯坦商人鲁斯坦高兴地说:“边疆宾馆服务好,发展空间大,我在这里做大了生意。”


一直以来,边疆宾馆在狠抓硬件设施配套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软件服务质量,目前90%以上的服务员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可直接与客商对话交流。就连边疆宾馆门口一些小店的装修都是俄罗斯风格,广告和标牌也都是俄文。也就是从边疆宾馆大门口开始,交流的“官方语言”大都转换成了俄语。


边疆宾馆总经理杨葆顺介绍,边疆宾馆在许多中外商贾和当地人眼中,早已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星级酒店、宾馆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外客商的“淘金乐园”,是“边贸财富、外商聚集、异域文化交汇”的代名词。在边疆宾馆常住的中亚国家客商中,他们因为语言优势和对新疆的特殊感情,在把生意做大做强的同时,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的客商之间的经贸往来架起了便捷的桥梁,通过他们,也把一个繁荣稳定的新疆形象宣传了出去。


谱写丝绸之路桥头堡的新乐章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与新疆毗邻的中亚及俄罗斯市场购买力也出现下滑。加之通关、物流费用的上升,受原材料、人力成本增加和同行激烈竞争等因素影响,边疆宾馆对外贸易经营形式愈加严峻,外贸经济运行压力与日俱增。


在边疆宾馆做了17年箱包生意的商户杨买感叹地告诉笔者:“这两年都是在保本经营;即便如此,我还要坚持,我对边疆宾馆的外贸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新疆各产业、行业的快速发展,更为边疆宾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搭建了平台。


边疆宾馆提出了“二次创业、再铸辉煌”的发展战略,以客房为基础,以市场为支柱,以口岸为依托,做大做强低成本高收益的物流业,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中心进行探索。


杨葆顺说,他们在继续做好客房外宾接待、外贸租赁主业前提下,将企业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定位在做强做优国际国内边贸物流业上。边疆宾馆积极发展PPP模式混合所有制经济,引进民营企业参与到国际物流园建设之中,边疆国际物流园区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


位于雅山中路的边疆国际物流园区,交通便利、顺畅,面积大,七栋海关监管库房、两栋办公楼、精品汽车城、门面房、散装库房等装修一新。边疆宾馆副总经理陈杰告诉记者,边疆国际物流园占地面积800余亩,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占地面积有3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新的边疆国家二类口岸工作已经启动。边疆国际物流园的建成,既能全面提升边疆国家二类口岸的市场竞争综合实力,有效破解企业当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增强抗风险能力,又能成为助力边疆宾馆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为实现“可看、可说、可游、可住、可购”这一美丽“边疆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边疆国际物流园区,记者看到一辆辆满载货物的海关监管车正驶离现场,驶向新疆与中亚对外开放的口岸。新疆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五个中心、三个基地、一通道”的战略,为边疆宾馆的发展提振了信心。


边疆宾馆总经理杨葆顺认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将更加频繁。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筹建,融资和担保等难题也会得到解决。届时,乌鲁木齐将发挥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建成中国西部中心城市及面向中亚地区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这些都令人振奋。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新疆的外贸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作为新疆外贸的“元老”,边疆宾馆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并开始尝试一些做法:每周组织一次甩货大集,引导商户从封闭的经营模式走出来;改变以往只对外不对内,只批发不零售,挂着门帘互相“隔离”做生意的传统经营模式,走外贸、内销“双轮驱动”的新模式,在精英市场开辟了边疆宾馆拉雷利土耳其购物中心,引进土耳其优势产品,试点开辟国内销售专区,尝试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引导商户批零、内外兼营,让人们知道边疆宾馆是交易国内外高品质产品的地方。同时搭建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平台,互通有无,内外兼销,增强市场竞争力。


“边疆宾馆走转型之路,也是当下的外贸市场给逼出来的。商贸的互联互通已经在这里得到体现,至少我们先把贸易‘互通’做起来。”杨葆顺说。


42年来的发展,铸就了边疆宾馆特殊的名称、特殊的管理体制、开拓进取的人文精神和富有特色的“边疆文化”。如今,边疆宾馆将借助自己的品牌效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上,正展开腾飞的翅膀,为“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砥砺奋进……


  • 上一篇:再探罗布泊,发现古稻田
  • 下一篇:1000多件(组)文物讲述新疆历史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