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月饼的种类越来越多,口味也越来越精致,但若论我最想吃的月饼,就是当年吃过的黑仿白。”9月26日,市民吴丽说,过节了,家里收到亲朋送来的月饼礼盒,在这些月饼间再难寻到一种名叫黑仿白的月饼的身影。
中秋家宴,少不了一块月饼。内容丰富的五仁、鲜甜相间的蛋黄莲蓉,走高端路线的冰皮榴莲,五花八门的月饼既丰富了节日餐桌,也承载了家庭的记忆。在各种各样的月饼中,有一种月饼曾风靡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价格在当时的市面上最贵,至今还让不少人惦记却不容易再买到了,这就是黑仿白。
记忆中的老月饼,您还记得这一块?
黑仿白,想吃到不容易
亚心网讯(记者余梦凡)“黑边是黑芝麻的,白心是白糖白芝麻的,咬上一口,那叫一个香,一个甜。”吴丽一边回忆,一边轻轻摇摇头,“太好吃了。”
今年37岁的吴丽说,现在生活好了,月饼种类也多了,想吃什么馅就买哪一种吃,而在20年前,吃月饼还是一件让她兴奋的事,尤其是吃到一块她最喜欢的黑仿白。
“拿个小刀一切4块,大多数月饼馅都是单调一色,只有黑仿白是两种颜色。里面的枣泥馅微微发酸,中间的白糖馅儿又甜又酥,既好看又好吃。”吴丽说,后来各种口味的月饼流行起来,冰皮的、紫薯的还有牛肉的,黑仿白渐渐成为遥远的回忆了,“现在想吃不容易买到了”。
传统精致包装: 纸盒外包红纸。图/亚心网记者豆兴军
最简朴包装: 油纸包装, 浸透出点点油印。图/亚心网记者豆兴军
最古朴包装: 草纸包裹、 草绳捆绑 。图/亚心网记者豆兴军
9月24日以来,记者走访了乌市主要的大型连锁超市和甜品店发现,乌市月饼市场上口味以五仁、豆沙、枣泥馅儿为主,各种名牌的供应量最多。
在众多月饼品牌中只有一个品牌在部分超市销售黑仿白,经过走访有食客报料,乌市有一家老糕点店能够买到黑仿白。
这家位于乌市建中路的糕点店,分为里外两间,很多顾客直奔里间选购月饼。墙上挂着一块小白板,上面写着11种月饼的口味,每块价格均为6元。
“老板,黑仿白的给我拿20个。”一位顾客浏览了一遍板上所写的口味后说,他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听朋友说起来,专门到这里来买。在其他地方难买到的黑仿白,是这里的主打产品。糕点店老板马丽屏说,她经营这家店20年,黑仿白也卖了20年。
黑仿白是啥馅儿?马丽屏拿了一块,一切为二,横切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除了最外层的月饼面皮外,里面还有两层:棕红色豆沙馅中间包着一层五仁馅儿,层次非常鲜明,咬一口下去,甜香可口。
“最早的黑仿白月饼里用的是羊油加白糖,豆沙也可以用枣泥代替,两者因此形成了‘黑白’的鲜明对比。但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羊油吃多了起腻,我们进行了改良,用五仁取而代之。”马丽屏说。
“平时,我们只卖黑仿白、五仁等4种口味的传统月饼。到了中秋,会增多到11种馅料,包括蛋黄、水果的。”马丽屏说,临近中秋这一周,月饼需求量直线上升,传统月饼占月饼总销量的2/3,“中秋前3天,每天光是黑仿白就要卖出去近千个,而且这两年是愈卖愈抢手”。
记者在店内看到,来买黑仿白的不仅有中老年人,还有不少年轻人。“我是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晒这种月饼,我问我妈她有没有吃过黑仿白,我妈惊奇地问,现在还有卖吗。”家住迎宾路的王芳丽说,为了让妈妈吃到久违的味道,她专门来购买黑仿白,“我自己也特别好奇,这种月饼吃起来是什么味道。”
“还有人从石油新村开车过来买呢,老年人是为了怀旧,年轻人则是为了图新鲜。”马丽屏说,黑仿白一开始卖两块五,后来原材料、房租都涨价了,黑仿白的售价也涨到了5元,最近一次调价是在两年前调到了6元钱。
□回忆
糕点老师傅:黑仿白曾是最贵的月饼
据一些老的糕点店的师傅说,黑仿白月饼的制作工艺最早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天津的师傅带到乌鲁木齐的,在当时的南关(现解放南路)几家点心铺都学过津门糕点技术,此后黑仿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大街小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月饼种类不像现在这么丰富,那会儿主要以传统月饼为主,黑仿白、五仁、椒盐、豆沙、枣泥。现在已经赶不上时髦的黑仿白在当时可是高档月饼,三块五毛钱一公斤,用纸一包,上面贴张红帖,再用绳子一系就能体面地拎着出门了。”周德新说,今年76岁的他是原国营清真糕点二厂的师傅。
至于为什么叫黑仿白,周德新说现在没有人能详细清楚地解释。“你可以把黑仿白理解为黑馅儿裹着白馅儿。”
此外,还有人认为“仿”是“方”的通假字,寓意外边的黑馅儿里边搁着白馅儿,也取意“天圆地方”。
“不同成本的馅料,月饼的售价自然不同。按理说,五仁的馅料成本最贵,但当时售价最高的却是黑仿白。因为它多了一道工序,要将两种馅儿包在月饼皮里,而且这两种馅儿又是一种包着另一种,时间成本就上来了。不要以为那只是简单地将白馅儿塞进黑馅儿。做黑仿白月饼是学徒转正式工的考试项目之一,烤好的黑仿白要切开看颜色是否黑白分明,如果黑白两种颜色掺杂到一起,就不合格。”周德新回忆,“在那个一月60块钱工资要养四五口人的年代,三块五毛钱一公斤的黑仿白并不是谁都能吃得起的。”
(亚心网记者余梦凡)
纸皮加麻绳,老式月饼走起怀旧风
亚心网讯:中秋节吃月饼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在月饼越走越高端化的今天,今年的月饼市场似乎和往常不太一样,一些包装朴素的老式月饼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这五仁月饼吃起来还真不错。”市民吴伟在一家超市买了一盒老式五仁月饼,回到家品尝时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他母亲看到后,让他去超市又买了两盒。“25元一盒,一盒8块,价格亲民,味道好吃。”吴伟说。
在这家超市里,牛皮纸包装、外裹红色纸的老式五仁月饼摆在货架最明显处。店员徐先生说,这种老式月饼更吸引顾客的眼球,中老年人买的比较多,有的年轻人也会有新鲜感。“摆了一个多星期了,一天能卖十几盒。”徐先生说。记者看到包装盒里面的月饼表皮不像其他种类月饼光鲜漂亮,但是闻起来有一种独特的香醇味道。
9月26日,记者走访几家大型超市发现,作为应景美食,各式月饼都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进行最后的冲刺销售,部分店员介绍,今年中秋节,老式包装月饼销路不错。
青年路一家大型超市里的月饼促销人员介绍说,目前老式月饼分为两种:苏式和广式,其中广式月饼,一块8元;苏式月饼一盒19.8元,一盒4块。“从9月1日开始摆上货架,一天能卖几百块广式月饼,有的是单位批发。
记者看到,这些老式月饼包装简单,有的是用简单的纸盒装着几块月饼,有的是一块块独立包装,薄薄的油纸浸透出点点油印。
市民对这种传统月饼的回归表示欢迎。“我之前已经买了一盒了,你看这个包装跟过去一模一样,一下子就让我想起小时候过中秋节的高兴劲。”在乌市北京路一家超市内,50多岁的张阿姨在琳琅满目的月饼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几盒椒盐、桂花味的老式月饼。
草纸包裹、草绳捆绑的老式月饼,也因为包装传统,吸引了不少年轻顾客的好奇和注意。“看包装挺好玩的,我也买来尝尝。”21岁的张惠说。
(亚心网记者吴佩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