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60年·新疆足迹
1988年丹麦捐赠设备助新疆开建风力发电场
追风达坂城:把电送进千家万户
亚心网讯(记者许倩)在乌鲁木齐去吐鲁番的途中,沿路南行,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旷野上,几百台洁白的大“风车”迎风飞旋,那景象吸引了无数过客的眼睛,这正是著名的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场。
4月3日,达坂城区柴窝堡镇,一辆从乌鲁木齐开往哈密的动车经过风力发电站。亚心网记者阳光摄
当然,今日蔚为壮观的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场也并非一蹴而就。从14台风机到700余台风机、从国外纯进口到中国制造……故事都要追溯到1988年,在丹麦政府的赠款帮助下,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在乌鲁木齐达坂城区建成了全国首个风力发电场——新疆风能公司风电一场。
当年丹麦政府捐赠了300万美元,用于购买该国生产的先进的风力发电机组,并派丹麦专家赴新疆指导建成了风力发电试验场。据了解,这是自治区最早的风力发电场,也是全国规模开发风能最早的试验场,当时在中国甚至亚洲范围内都是规模最大的风电场。
正是为了在达坂城建设风电试验场,1988年1月自治区水利厅向自治区经济委员会申请成立了“新疆风能公司”,也就是今日的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风力发电场的建设、运行维修、生产管理等。
记者查阅当年《关于申请成立“新疆风能公司”的报告》,报告说,建设新疆风能公司风电一场的主要目的即是为建设大型风电场积累经验,同时在农牧区推广使用小型风力发电机,解决偏远分散的广大农牧民生活生产用电问题,也为培训自治区风能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力量。
资金、技术、人员全部到位后,新疆风能公司风电一场于1988年5月正式破土动工,1989年10月13台150千瓦和1台1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就全部实现了投网运行。
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满强回忆说,当时他作为公司的实习生在建设现场实习了近3个月,因为地方荒凉风又大,生活条件比较差,而且一周才采购一次东西,物资比较紧缺。施工现场也没什么娱乐项目,30多个工作人员最期待的就是每个月回市区的一两次机会。
“专业的施工都是有专家自己边做边指导的,其他人主要都是挖电缆沟等配套施工的任务,因为没经验我们经常满手水泡。可是就算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大家还是很充实快乐,特别是看着风机一个个立起来,那满足感和自豪感超越了一切。”满强说。
在风电一场施工中也遇到过困难。满强说:“比如有时候我们这边的项目主导者也会与丹麦专家产生意见分歧,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就会暂停施工,直到讨论出大家都满意的方法,双方经常到凌晨还在讨论第二天的工作。”
其实,早在1985年,新疆就开始了风力发电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工作。经过两年的工作,1986年末,从丹麦引进的第一台100千瓦风力发电机在柴窝堡湖边建成并投入试验运行。又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力检测,才正式确定了新疆风能公司风电一场的建设选址。
如今,乌鲁木齐达坂城区的风力发电场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据初步统计,达坂城风区现安装有风车700余台。
□大事记
1987年两台来自丹麦温康公司的风力发电机扎根乌鲁木齐柴窝堡湖畔,中国第一个风力发电试验站诞生了。
1988年丹麦政府捐赠了价值300万美金的风电设备,我国配套资金,新疆风能公司风电一场破土动工。
1989年新疆风能公司风电一场14台风力发电机全部投网运行,建成了中国甚至亚洲最大的风电场。
1996年参与中德科技合作项目,利用德国政府“黄金计划”援助,新疆风能公司风电一场再添8台风机,风电一场得以壮大。
1998年国产风机陆续生产成功并投入运行,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风力发电机的历史。
1999年600千瓦的国产风力发电机科技成果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鉴定,彻底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历史,成功抑制了国外进口风机的价格。
□亲历者回忆
风电一场就像我的孩子
姓名:董小迪
职务: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苜蓿台电场综合部主任
30年前别说新疆,就是全国也没几个人知道风力发电是怎么回事儿。那时候我二十来岁,服从单位调配进入了刚创立不久的新疆风能公司,有幸见证了全国第一个风力发电场的建成。
说实话,那时候我作为“城里孩子”在电场经历了许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开车、第一次挖管沟……也是通过参与风电一场的建设,我知道了什么是风力发电,并找到甘愿一生为之奋斗的职业。
正式开建之前,大家都轮班去柴窝堡湖边监测风力情况。我们就坐在车里把举着测风仪的手伸到车窗外,一举就是好一阵。到了冬天就很辛苦,放在车窗外的手冻得冰凉,收回来只能赶紧放在肚子上暖和一下,过会儿还得继续伸出去。
印象最深的是刚开始在柴窝堡湖边的第一个风电试验场值班时,我被大风吓得不轻。因为在山脚下,大风刮着卷起来许多干草,草团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老远看着一大团东西朝自己过来,心里紧张得不行,到跟前了才发现虚惊一场。
真正开始组装风机的时候“痛苦”也挺多,因为地方偏,回一趟家来回得3个小时,工地上物资也比较匮乏,挖管沟的时候经常满手水泡……到14台风机全部投运,我心里的成就感简直无可比拟。可惜我在风电一场没待几年就被调回了公司总部。我对风电一场的感情就像父亲看着孩子成长。
值得庆幸的是,2010年,新疆风能公司在达坂城区的电场日益壮大后又建成了苜蓿台电场,我又作为综合部主任回到了一线,回到了“孩子”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