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历史 >>52年前新疆女篮全国夺冠
52年前新疆女篮全国夺冠
作者:网络转载



家园60年·新疆足迹

长传快跑、背后运球、敢拼不怕苦

52年前新疆女篮全国夺冠

亚心网讯(记者 郭玲)在新疆,如今五六十岁年龄段的人无论看不看篮球,提起1963年夺得全国女篮联赛冠军的新疆女篮,依然充满自豪。

然而,昔日辉煌已成尘封的记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女篮训练体系一断就是近20年,女篮成为许多新疆体育人脑海中不灭的记忆。

家园60年·新疆足迹 长传快跑、背后运球、敢拼不怕苦 52年前新疆女篮全国夺冠

1963年,夺得全国女篮联赛冠军的新疆女篮12名球员与奖杯合影留念。丁文郁供图

夺冠后的奖品是钢笔

大多数新疆人不会忘记,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新疆年轻的女篮队伍,战胜了物质条件的匮乏以及自身条件的不足等困难,在1963年全国女篮联赛中过关斩将,一举登上全国冠军的宝座,这是新疆体育史上惟一一个全国女篮联赛冠军。

当时的新疆女篮是中国篮坛劲旅,由汉、维吾尔等多个民族球员组成。1958年到新疆体育运动委员会工作、时任体工大队大队长的88岁老人刘维剑说,从1958年6月新疆组建女子篮球专业队,到1963年夺冠,新疆女篮名噪一时,也因此全国对新疆体育有了新的认识。

关于那场夺冠赛,今年已76岁的新疆女篮主力后卫丁文郁回忆说:“那场比赛我投中了好多远投。那时候还没有三分球,都按两分算了,不然我们赢得更多。”

“夺冠的那天晚上,我们在北京的工人体育馆运动员宿舍住,大家太激动了,一晚上没睡。回到新疆后,体委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支钢笔和一套毛泽东选集作为奖励。”丁文郁说。

很多人专门买票看背后运球

“当时,女篮的成绩得益于我们前后两任教练,第一个教练是从上海借调来的,她给我们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基础;第二任教练贾德民陪我们一直到1963年夺冠。”丁文郁说。

1959年,23岁的贾德民从北京体育大学篮球专业毕业后,作为支援边疆体育发展的大学生来到新疆,帮助新疆篮球备战全国运动会。1960年贾德民接手新疆女篮。当时的新疆女篮是一支训练设施及身高条件都很差的球队,没有训练场,找到地画上线就是球场;全队只有一个1.81米的球员,中锋1.73米。其余的都是1.6米多一点,被其他省区市笑作“土豆”、“萝卜”队。

当时,新疆女篮中,除了丁文郁(后卫、队长)外,郭秀瑛(后卫)、曲桂香(前锋)、丁春香(前锋)、张凤岐(中锋)虽然身高不高,但体质良好。贾德民发现了这个优势,开始针对性训练,采用大运动量的方式打造运动员的钢铁之躯。每天超强度的训练都在7个小时以上。两个小时的早操足以令人生畏:100次30米冲刺、15次100米冲刺、1200米速度耐力接力跑,还有3000米长跑。一周只有周日下午可以休息半天,晚上还要进行文化课和基础理论的学习。

“我们这支队伍刚组建的时候,根本谈不上技术。其中还有队员问篮球是蓝色的吗?”丁文郁回忆说,“但是我们敢拼,不怕苦,就用一招‘长传快跑’去比赛。”

“新疆女篮最出名的技术,应该是丁文郁的背后运球。”时任新疆体委办公室主任的89岁老人方醒吾说,丁文郁的背后运球当时引起了全国关注。

“1960年年底,我用两三个月练好了背后运球。当时的球票两毛钱,很多人买球票就是专门来看我的背后运球。”丁文郁说,“当时为了能守住球才想到了从背后运球,让对方拿不上球。”

新疆女篮重新组建

此后,新疆女篮虽然一直存在,但成绩平平。2000年,新疆女子篮球队改为新疆女子手球队,新疆女篮从此休眠。

近年,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措施,使新疆体育事业进入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而随着国家振兴“三大球”战略的提出,加上新疆男篮取得的骄人战绩,组建新疆女篮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2014年下半年,自治区体育局牵头的新疆女子职业篮球俱乐部组建工作启动,自治区提供经费支持。今年2月,新疆女子篮球队得以“重生”。在今年的WCBA预选赛中,新疆天山女篮豪取四连胜,以“黑马”姿态进军10月的WCBA常规赛。

“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是很振奋的,听说这是一组专业的篮球队员,我们很高兴,为她们加油。”丁文郁说,“这是新疆女篮的春天,也是我们女篮队员的夙愿。”

1963年11月15日

新疆女子篮球队夺取全国女篮联赛冠军。

1965年

新疆女子篮球队夺得全国女篮联赛第五名。

2015年

新疆女篮重建,名为新疆天山女子职业篮球队

□亲历者

看到女篮重建了却心愿

姓名 丁文郁 年龄76岁  职务新疆女篮队长,后卫

我是1958年被招进篮球队的,当时我还在上高中。让我去打篮球,我还说“打篮球可以,但不能把这个当成工作呀”。

我们这支球队水平很差,起步晚、训练条件也不好。别的省区市都有专业体育场馆,我们训练都是室外水泥地场子。队里成员有小学还没上完的,有小学老师,还有纺织厂工人,总共十一二个人,高中毕业的就我一个。队员大的20岁,小的十五六岁。刚开始队里没有教练,后面来了个上海的教练叫黄明媛,对我们很严格,运动量很大,为我们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

1959年,黄教练走了。

1960年,贾德民教练来了。

说起1963年那次比赛,我们去北京工人体育馆报到,接待人员问哪个队的,我们说“新疆女篮”,当时对方一脸看不上的表情:“还有新疆队?”那会儿我们就相互鼓励,觉得一定要打出成绩争口气。

我们报名的有14个人,新疆队的主力和替补差距很大,所以连续12场比赛我们几个主力都在。队里也有厉害角色,4号郭秀瑛像坦克一样,上来两三个人都拽不下她,特别猛;14号刘素梅在全国都有名,个子不高但连贯动作很棒;还有张凤岐,个子高、手臂很长。

比赛结果是,我们夺冠了。大家特别激动,回新疆后受到各种表彰。

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时,我们拿了第五名。最后一场比赛很遗憾,赢了就是第二名,输了就是第五名。我在追球的时候抱着球摔倒了,张凤岐跑过来没先拿球,而是一把拉住我,怕我受伤。结果对方拿上球跑了,我们输掉了。

再后来,大家都结婚生子,慢慢队伍也就散了。现在看到新疆女篮重建,也算是完成了当年我们这14个老队员的心愿了。


  • 上一篇:新疆铁路60年
  • 下一篇:1000多件(组)文物讲述新疆历史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