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历史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出油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出油
作者:网络转载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出油

油龙跃出黑油山油城一举惊华夏

开栏语:六十甲子一轮回。沧桑巨变中,新疆各族人民用汗水和毅力,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谱写了一篇篇恢宏的华彩乐章。今起,本报推出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特别报道“家园60年”,今天刊出的是第一部分——新疆足迹。新疆足迹共60篇,记录自治区1955年成立至今的60年进程中,那些值得留于史册的发展建设成就。

亚心网讯(首席记者刘书成)克拉玛依一号井(原称黑油山一号井)位于克拉玛依市南郊,是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井,60年来,它一直是克拉玛依人的骄傲。

1955年10月29日,钻井队庆祝克拉玛依一号井出油。老照片/张志和提供

1955年10月29日,经过100多天的钻探、开采,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性油流,一号井的出油,宣告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被发现,揭开了新疆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序幕,有力地回击了“中国陆相贫油”的言论。

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克拉玛依油田已建成全国陆上第四大油田和西部重要石化基地,如今已成为建设“新疆大庆”的主战场之一。

打井100多天出油

“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译音,得名于克拉玛依油田发现地、现为克拉玛依市区东角的一座天然沥青丘——黑油山。一公斤装的一罐黑油山原油原件,现在是克拉玛依矿史博物馆玻璃橱窗中的展品。

让我们随着这罐黑油山原油原件,把时光拉回到那个艰难而又充满激情的岁月。

建国初期,石油极度匮乏让经济发展滞后的新中国举步维艰。而按照当时“油在西北”的传统观念和掌握的有限资料,新疆石油工业被寄予厚望。

1955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地质勘探会议决定,在黑油山打探井。刚刚成立的新疆石油公司随即拟定、设计了钻探黑油山一号井方案。

当年6月,独山子矿务局派出由8个民族、36人组成的1219青年钻井队,来到了黑油山,工具是简单的大扳手、简陋的钻头,衣着是羊皮袄和毡帽,饮用水由骆驼驮着一桶桶铁皮桶运来。

那些以苦为荣的日子被这样的文字记录了下来……太阳酷热,蚊蝇横行,干渴缺水。一日大风袭来,把帐篷吹跑了,我们只好裹着棉衣趴在地面上,狂风过后,大家都找不到棉被和脸盆了,但我们能看到一双双闪动的眼睛和荒原上站立的井架……

从1955年7月6日开钻,到井深626米,到10月29日黑油山一号井喷出工业性油流,1219青年钻井队共打了100多天时间。

1219青年钻井队队长(技师)陆铭宝曾向石油作家赵钧海介绍说,这100多天是何等的难挨又是何等兴奋。他说:打到300多米深时,突然发生了井喷,那狂吼的水柱呼啸而出,卷着泥沙拍打得井架啪啪直响。那气流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吓蒙了。在他的带领下,1219青年钻井队组成了突击队,他们硬是把钻杆下到井里,然后用脸盆、铁桶或碗缸回收散流的泥浆压井……

捷报传遍华夏大地

1956年5月11日,新华社向国内外报道了一号井出油的消息:石油工业部负责人在全国石油工业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宣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地区,已经证实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大油田。同年9月,克拉玛依有23口探井喷出了工业油流。

1号井出油的消息震惊了华夏大地,克拉玛依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注目的焦点,长期戴着沉重的贫油国帽子的中国人民欢欣鼓舞。

如今的黑油山已成为克拉玛依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亚心网记者 陈峰 摄

1958年9月10日,朱德副主席视察克拉玛依油田,亲临一号井观看喷油盛况,高度赞扬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是“荒漠沙滩上的动人神话”,题词“钻井一万口,生产石油两千万吨”。1982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建成一号井纪念碑。

新疆石油管理局原局长、后任石油部副部长的张文彬在《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曲壮歌》一文中指出:“在地质勘探上,从克拉玛依勘探开始,突破了前几年只钻山前坳陷,不敢上地台的老框框。从克拉玛依以后,懂得了上地台找隐蔽构造,找断层遮挡,这对以后发现大庆、胜利等油田都起到了启蒙作用。所以说,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对中国石油地质构造的勘探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大事记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黑油山1号井完钻出油,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被发现。

○1958年1月15日,乌尔禾132井出油,发现乌尔禾油田。6月4日,独山子炼油厂第一批运往内地的成品油启运。○1959年1月10日,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线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线正式投产,全长147.2公里,年输油能力53万吨。

○1984年11月初,克拉玛依炼油厂试炼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稠油(重油)成功,产出7个品种,其中10号沥青填补了高速公路专用沥青生产在我国的空白。

○1991年11月9日,北疆地区第一个气田——马庄气田投入开发,开始向三台电厂和北三台油田输送天然气。

○1992年9月3日,彩南油田开发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我国第一个整装沙漠油田正式投入开发。

○1997年1月24日,克拉玛依石化厂生产出首批合格工业白油,填补了新疆的一项空白。

○1998年2月13日,独山子乙烯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审批。

○2002年12月24日,新疆油田公司召开原油突破1000万吨祝捷大会,我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宣告诞生。

□亲历者

期待看到克拉玛依成为世界石油城


姓名:尼亚孜·阿不都拉(上图)

年龄:77岁

职务:曾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教授级高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石油钻井专家

“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我不愿意走近你”,著名音乐家吕远作词作曲的《克拉玛依之歌》中的景象,正是一号井喷出了工业性油流那个年代的景象。

1955年,我16岁,作为明园石油学院第一代学生正在学习。在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性油流的第二天,很多老师来到学院,兴奋的师生们开起了庆祝会。

当时校长是新疆石油管理局第一任书记(兼局长)的张文彬,他在庆祝会上告诉我们,克一号井出油了,你们要好好学。我很期待,能够亲眼去看一看一号井。

直到1958年,我在克拉玛依现场实习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井架。1960年毕业后,我来到克拉玛依安家落户,当时1219青年钻井队的队长陆铭宝已经是克拉玛依钻井处总工程师。

从那时开始,我当了14年钻井队的技术员,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就直接找陆铭宝,他总是耐心解答。

1967年,在一号井的对面,我打了一口新一号井。

第一次见到一号井时,看起来就是很普通的一口井,后来才明白在当时的钻探条件下,一号井打到626米确实不容易。当时的钻井设备还是原苏联上世纪40年代的设备,润滑油、泥浆、水泥都需要从原苏联进口。

如今克拉玛依在打造世界石油城,我希望自己能够多活几年,亲眼看到克拉玛依成为世界石油城。克拉玛依油田


  • 上一篇:3000年前,魔鬼城的美女长啥样?
  • 下一篇:1000多件(组)文物讲述新疆历史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