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08.9毫米,蒸发量为2692.1毫米,是同期降水量的24.7倍。昔日的克拉玛依曾是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不毛之地。石油是它所开发的重要资源,缺水是他最显著的特征。水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资源。克拉玛依的60年,既是油气勘探开发的60年,也是水资源开发建设的60年。
长期以来,油田各届领导和各族职工为解决油田用水问题做出了不懈努力,相继开发了百口泉地下水、白杨河地表水等水资源。但杯水车薪,缺水仍然长期困挠和制约着油田的快速发展。“夺水保油”、“节水保油”曾是油城家喻户晓的战斗口号。五十年代中期,新疆石油局首先开发建设玛纳斯河中拐地区水资源。由于基础条件差,开始用水车拉水,然后铺设输水管线,建柴油机发电站,用机泵向克拉玛依输水。克拉玛依第一次引水,确保了克拉玛依油田初期的开发和建设(1955-1961年)。
目前克拉玛依有7座水库,分别是白杨河水库、黄羊泉水库、白碱滩水库、白碱滩生态水库、风城水库、三坪水库、阿依库勒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