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记者 佟向东)8月22日中午,新疆吉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焦全喜吃过午饭后,踱步到两个月前浇筑完成的大坝上,仔细巡视面板混凝土。下个月初,这一建设多年的和田地区重大水利枢纽就要下闸蓄水了。
这项投资超过10亿元的工程,位于和田地区于田县境内的克里雅河干流吾格也克河上,设计总库容0.82亿立方米,设计安装发电机组3台,年发电量1.09亿千瓦·时,集灌溉、防洪、发电于一体。工程建成后,可有效解决下游灌区春旱缺水矛盾,改善绿洲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
这5年来,像吉音这样的水利枢纽工程,新疆建设了一个又一个,既直接为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又为新疆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召开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提出的“水利兴则新疆兴”理念,在加速推进新疆水利超前谋划、优先布局、加快发展。
水利投资节节高
8月17日,自治区召开2016年第5次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执行调度会,分析我区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形势。如今,这样的调度会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召开一次,目的很明显:加速落实各项水利建设投资,全面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自治区水利厅厅长覃新闻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区水利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突破进展;二是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得到有效落实,截至7月31日,已落实中央水利投资计划161.99亿元,同比增长60%,为历史最好成绩;三是投资计划执行进度进一步加快,截至7月31日,全疆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1.59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6倍。
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召开5年来,全疆累计完成水利基本建设投资771亿元,占自治区成立60年来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的62%。
水利建设贡献大
水利建设,既能夯实发展的基础,又能拉动水泥、钢铁、运输等十几个行业的发展,还能解决大量就业。这5年,自治区始终坚持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把“利剑”,为新疆经济实现一个又一个“全国领先”作出了巨大贡献。
5年来,我区水利建设成果最好,先后建成了北疆一批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全疆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体系;新开建了艾比湖生态环境保护等一批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和阿尔塔什、卡拉贝利、吉音、大石门等一批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全疆新建水库86座,新增库容66.25亿立方米。
民生水利实惠多
水利,与民生最近,也直接与民生有关。
5年来,全疆民生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40亿元,建成27项“定居兴牧”骨干水源工程和212项配套水利工程,几百万靠天吃饭的牧民,从此告别风雪侵害,冬天在温暖的定居点生活,夏天在水草丰茂的大草原驰骋。
这5年,全疆解决了360万农牧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彻底告别了大脖子病等许多地方病的纠缠。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72万亩,现在全疆节水面积突破3000万亩,在全国领先。
全面开建了南疆各族群众期盼已久的叶尔羌河防洪工程,同步实施了9个重点内陆河和141条中小河流治理等一大批直接惠及民生的水利项目。
资源管理成果丰
这5年,全疆上下积极推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彻底改变了各族农民以往大水漫灌的粗放耕作方式。
现在,全疆编制完成了《新疆水资源平衡论证报告》,各地州县市都建立健全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实行规划水资源论证“一票否决制”,把好用水总量控制关口。
另外,我区还完成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项目,改革创建了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新体制,建立了常态化的生态输水机制,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连续断流30年的历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干旱区受损生态环境得到成功修复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