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法规 >>冰川消融损失巨大 新疆"十三五"全面取缔冰川旅游
冰川消融损失巨大 新疆"十三五"全面取缔冰川旅游
作者:网络转载


新华社讯   受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增多等因素影响,新疆区域的冰川近年来呈现加速消融态势。为了保护干旱区的这些“固体水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三五”期间全面取缔冰川旅游。

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冀东说,新疆冰川旅游十几年收入不到十亿元,但是冰川崩塌、消融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算的。“十三五”期间,新疆将取缔冰川旅游,建议相关旅游设施逐步变为远观冰川的度假区。

科研数据显示,过去50年,我国西北干旱区每十年的气温上升速率为0.33-0.39摄氏度,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

在西北干旱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冰川加速消融。我国共有46377条冰川,深居内陆的新疆冰川总数达18311条,冰储量2623.47立方千米,约占全国冰川总储量的46.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新疆的冰川加速消融,许多小冰川已消融殆尽,极端水文事件增多,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曦说,那些面积小、海拔低的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天山区域冰川近30年退缩了15%-30%,20年后将退缩60%,50年后将退缩80%-90%。

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南部的天山一号冰川,是我国观测时间最长、资料最为详尽的冰川。然而,记者实地看到的冰川并不如想象中晶莹剔透,反而有很多灰色、黑色物质。在消融剧烈的夏季,冰川表面形成多条冰面河,消融的水流汩汩而下。此外,冰川区域还不时看到饮料瓶、食品包装袋等,还会经常遇到游客进入冰川区域活动。

冰川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是稀缺资源。“冰川保护不是将冰川封闭起来,而是远观亦美丽震撼。素面朝天,还其自然,回归原生态。”李冀东介绍,新疆各地旅游开发程度不一,但是要严守红线,例如博格达峰、托木尔峰等世界级自然遗产有雄伟壮丽的冰川,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游客可通过其他多种方式观赏,而不是非要身临其境。


  • 上一篇:下月起一批新规将实施:公积金提取手续大“瘦身”
  • 下一篇:7月新规来了!前三条就与你的钱袋子密切相关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