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消费晨报、亚心网全媒体讯(首席记者 刘书成)名目繁多的的职业资格认定,曾造就了一批五花八门的证。如今,新疆将通过编制职业资格认定目录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让“考证一族”,不用再为清单外的职业资格证书花钱花精力了。
自治区人民政府网日前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提出:按照国务院公布的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编制公布自治区实施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
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清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
同时,不再将职业资格作为申领职业培训补贴的必要条件。
并进一步规范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发程序;依法查处职业资格“挂证”、“助考”等行为,严格落实考培分离制度。
在高校校园里,曾流行着这么一句话——“证多不压身”,而社会上也活跃着这么一群人——“考证一族”。他们为方便找工作,考了一大堆职业资格证书。
这一现象源于1994年7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现已超过1000种,2000多万人通过资格评价,促进了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
职业资格证书对促进国内人才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些地方和政府随意乱伸“手”,人为设置五花八门的职业资格证书。
相关数据显示,职业资格证书已催生出一个千亿元的证书报名、考试、培训、教材市场。
截至今年6月,国务院分6批取消了319个国家职业资格,自治区人社厅也从6月30日起全面取消15个职业(工种)技能鉴定,不需要再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发放职业资格证书。
这15个职业(工种)分别是:美甲师、咖啡师、中小型机械操作工、计算机乐谱制作师、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录音师、轮胎翻修工、数字视频合成师、装饰美工、钟表维修工、插花员、港口客运员、塑料制品配料工、小型家用电器装配工、烃类衍生物生产工。
亚心网讯(首席记者 刘书成)《方案》提及要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今后,我区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将更高,凡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够自主管理的事项,权限都要下放。
具体而言,制订自治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方案和自治区促进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取消或修改束缚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不合理规定。
凡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够自主管理的事项,相关权限都要下放,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经费使用、成果处置、职称评审、选人用人、薪酬分配、设备采购、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
落实完善支持教学科研人员创业创新的股权期权激励等相关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创业积极创造宽松条件。
对此,我区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教师表示,与内地不少高校相比,新疆部分高校机制略为僵化,且自主性较差,很多在内地高校有自主权的事宜,在新疆部分高校就需要层层请示汇报。
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领导都由行政主管部门任命,并负责考核、评价,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围着行政指标转,导致科研功利化和行政化。
这位教师建议,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下放权限;另一方面,高校内部也要建立完善、透明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行政权和教育权、学术权的分离,把学术委员会建设为最高学术权力机构,对教师、科研人员进行学术同行评价。
另外,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尤其是财务信息公开,通过信息公开对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而不是依靠行政的前置审批。
高校和科研院所将有更多“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