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阿勒泰路高架为城市公共交通优化升级
交通骨架再升级后续发展有空间
亚心网讯(记者许倩)经过168天的奋战,阿勒泰路高架终于建设完成并且正式通车,阿勒泰路上建高架通车对乌市路网建设有何重要意义?是否还有完善空间?19日,记者专访了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绪梅。李绪梅认为,通车后城市交通骨架更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层次更明确,且阿勒泰路高架后期仍有连通快速路网的空间。
记者:阿勒泰路对首府交通路网有什么意义?
李绪梅:阿勒泰路高架的建成,让乌市原有的田字路的立体交通骨架进一步扩展,在田字路里又添了重重的一笔,使得立体交通骨架趋向“曲”字形升级,虽未与现有快速路实现直接互通,但留有更大拓展空间。
乌鲁木齐地形南北狭长,南北向贯通道路少,各个方向的交通转换大都需通过南北向道路汇集后再分流,导致南北向道路交通量巨大,阿勒泰路正是这样一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同时,阿勒泰路向南北两头延伸分别连接着机场和南郊客运站,它承载着首府客流、物流集散的重要作用。
阿勒泰路的拥挤程度,走过的市民应该都有感受。原来的阿勒泰路只有双向6车道,且路面年久病害较多,通过性并不好。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阿勒泰路沿线有80多个小区、约28万居民,交通高峰期单向能达到每小时3000辆车左右,这样的交通矛盾必须通过改造进行缓解。
阿勒泰路高架建设让这条路变成了立体交通模式,由地面单一通行,变成地面和高架的通行方式,不仅给周边28万居民出行带来便利,甚至改变和影响到首府市民的出行方式。
记者:阿勒泰路高架桥能带来什么?
李绪梅:现在首府主城区、中心城区已经基本发展定型,商铺、住宅都已经十分成熟,很难进行平面的交通改造,因此,只能选择立体交通结构,比如前些年修建的“田”字形快速路,以及正在进行建设的地铁1号线。
而高架本身具有较大的优势,建设周期比较快,而且高架不仅能减缓公交运行的交通压力,更是在为大量社会车辆提供便利出行条件。
西山就是一个例子,通了高架、通了BRT,大部分社会车辆都被分流到速度较快的高架桥上,桥下就走BRT、公交车和短程的社会车辆,交通状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后,阿勒泰路高架也是这样,使得公共交通体系层次定位更明确,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
记者:阿勒泰路高架现在没有与其他高架互通,您怎么看?
李绪梅:阿勒泰路高架定性为城市主干道,首要目的是服务周边居民出行,不连通其他高架避免引来过多车辆是应该的。
但是我认为,目前首府的高架桥快速路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基础的网状,后期发展还需要不断使其丰满、畅达,而阿勒泰路高架虽然没有并入快速路网中,却也是对“田”字路南北向的一种补充。因此阿勒泰路高架二期,或者今后快速路成网、成片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阿勒泰路高架还是会并入快速路网中,为首府整个路网的通达贡献力量。
阿勒泰路高架与华凌高架在西北路的接口。亚心网首席记者张万德摄
这些节点多留心 不能想咋跑就咋跑
亚心网讯(记者张梦雨)阿勒泰路高架通车意味着首府增加了一条贯穿市区南北的主动脉,也增加了一条快速从市区抵达机场的便捷通道。不过,现阶段不能“想咋跑就咋跑”,交警部门建议驾驶员在这些节点多留心。
高架桥限速60码
据交警支队宣传科副科长王茜介绍,阿勒泰路高架属于城市快速路,是“田字路”路网的组成部分,桥面道路通行条件非常优良。目前桥面道路限速60码,这是因为目前驾驶员对于路况不是太熟悉,需要时间熟悉各个上下匝道和标志标线。
目前高架桥下匝道均为两车道,今后或将根据车辆通行情况进行调整,而下桥后道路的交通组织目前还没有固定,交警部门也会根据10到15天的观察,根据驾驶员需求、车流量变化进行调整。
太兴路恢复施工前的通行方式
在阿勒泰路施工期间,太兴路由于承担分流作用,因此交通组织发生了改变。9月20日起太兴路恢复施工前的通行方式。目前,太兴路(苏州西街—温州街之间道路)恢复为由北向南的单行道,太兴路(温州街—新医路之间道路)恢复为双向通行。
哈密路与西虹路路口允许左转
阿勒泰路高架最南端的下匝道在哈密南路落地,大量车辆需要从这一下匝道下桥后左转向东前往河滩路、红山方向。为此交警部门打开了这一路口北向东的左转。昨日,记者在这一路口看到,阿勒泰路高架北向南下桥后进入哈密南路,改建后的哈密南路道路宽阔,北向南方向5条车道,其中从左至右分别是两条左转车道、两条直行车道和一条右转车道。通过这一路口,从阿勒泰路高架下桥的车辆左转向东前往河滩路、红山、友好方向;右转可以通过西虹西路高架进入西外环、西山方向,或选择桥下道路前往南昌路片区;也可以通过这一路口直行往南前往揽秀园西街、宝山路等片区。
西北路-哈密路路口,主道有一个左转和两个直行车道,下桥匝道和辅道有一个左转、一个右转和两个直行车道。亚心网首席记者张万德摄
高架桥最南端预留连接线
从阿勒泰路高架北向南行驶到最南端可以看到,在这里高架桥预留了一段连接线。这是为了将来阿勒泰路高架向红山环岛方向延伸而预留。
交通科民警满志明提示驾驶员,北向南行驶到这一路段时,需要提前减速慢行通过哈密路下匝道驶下高架桥。哈密路与西虹西路下匝道,将成为高架南端最后一个出口,所有车辆行驶到此都将汇聚到哈密路与西虹西路交会路口。
高架桥最北端进出口需减速
从阿勒泰路高架南向北方向进入机场高速的驾驶员需要注意,苏州西街与河南路之间路段并不是高架桥,而是设置为城市快速路的地面道路,两侧为普通道路,也就是说,车辆从阿勒泰路高架下桥后需要从地面快速路行驶一段后进入机场高速。目前交警部门已经将快速路与普通道路隔离开,允许快速路车辆驶入,不允许社会车道车辆直接从河南路路段进入,社会车辆需要前行过木材厂后进入机场高速。
青城巷出口下桥后暂时不能进北京路
青城巷片区共有双向4条上下匝道,前往西城街、红庙子片区的市民可选择此处上下口驶入或驶出高架桥。需要注意的是,南向北的车辆经过该出口下桥后,在苏州西街处,由于拆迁工作尚未完成,目前只能继续向河南路方向直行,而无法实现向北京路方向右转。今后打开这一右转路口后,将增加一条从阿勒泰路进入北京路的道路,会极大缓解小西沟片区的交通压力。
新医路北向南出口下桥请慢行
从机场高速、开发区前往新医路,可以选择阿勒泰路高架快速出行,这也意味着阿勒泰路高架北向南新医路出口未来车流量将比较大。昨日记者探访时发现,从这一下匝道下桥后,在阿勒泰路与新医路路口左转的车辆,需要先减速慢行避让桥下主道出辅道的车辆后,继续前行才能变更车道,进入左转车道。
阿勒泰路高架最南端预留连接线,这里目前允许华凌高架桥东向西方向车辆右转上下阿勒泰路高架的桥面和地面道路。亚心网首席记者张万德摄